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金樱根(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别 名】倒钩簕、红荆藤、山木香。【识别特征】攀缘灌木。小枝无毛,具钩状皮剌。叶 小叶3~5片,卵 状披针形或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具尖锐细锯齿,两面 无毛,小叶柄及叶轴具稀疏皮刺和腺毛。花 数朵成复伞房花序,花 瓣白色,倒卵形,先端凹。果 球形,红色至黑褐色。 【生长环境】生于向阳山坡、路旁、溪边或丘陵地。 【药 用】根、叶。根:苦、涩,平;祛风除湿,收敛固脱。叶: 苦,平;解毒消肿。

  • 中药名称金樱根

  • 中药学名(拉丁名)RADIX ET CAULIS ROSAE

  • 别 名

  • 所属功效类 收涩药

  • 蔷薇科

  • 分布区域、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小果蔷薇Rosa cymosa Tratt.、粉团蔷薇Rosa multiflora var. cathayensis Rehder & E.H.Wilson的干燥根和茎。(《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分布产地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入药部位

根及根茎、茎木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收,除去泥沙,砍成小段,干燥。(《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性状

金樱子  本品根呈圆柱形,稍扭曲,上粗下细,长5~15cm,直径0.5~3cm。表面棕褐色或紫黑色,有纵直条纹;栓皮易呈片状脱落,脱落处显棕色,有纵条纹,稍光滑。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棕红色,木部占大部分,淡棕黄色,有明显的放射状纹理。茎呈圆柱形,直径0.3~1cm。表面灰黑色或紫黑色,有纵直条纹,有的具扁弯皮刺,皮刺脱落后有椭圆形的疤痕;老茎栓皮易呈片状脱落。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黄棕色或棕红色,木部棕黄色,有明显的放射状纹理。髓部明显,大小不一,可见小亮点。气微,味微苦涩。

小果蔷薇  根直径最大可达5cm,栓皮呈鳞片状脱落。茎直径0.5~5cm,表面灰褐色或紫黑色,无皮刺,栓皮呈鳞片状脱落。

粉团蔷薇  栓皮易脱落,老根栓皮脱落处显黄棕色,小根栓皮脱落处显棕黄色,棕红色或橘红色。直径0.3~3cm,表面有纵直条纹或棱纹。(《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性味归经

苦、酸、涩,平。归脾、肝、肾经。(《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功效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活血止血,收敛固涩。(《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主治

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疮疡,月经不调,带下,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遗尿,滑精,泄泻,子宫下垂。(《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用法用量

5~15g。(《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贮藏保存

置通风干燥处。(《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中药炮制

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浸泡4~6小时。洗净泥沙,捞出,润透,切片,干燥,筛去灰屑。(《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道地性

非道地

原标题:金樱根
词条标签:小果蔷薇小果蔷薇果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