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紫珠叶(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紫珠为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Callicarpa formosana Rolfe、白棠子树Callicarpa dichotoma (Lour.) K. Koch、华紫珠Callicarpa cathayana H. T. Chang、老鸦糊Callicarpa giraldii Hesse ex Rehd.的叶。7-8月采收,晒干。杜虹花叶主产于浙江、江西、福建、广西、广东等地;白棠子树叶产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广东等地;华紫珠叶产于江苏、江西、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等地;老鸦糊叶产于福建、浙江、贵州、江西、湖北、江苏、安徽、广东、广西等地。

  • 中药名称紫珠叶

  • 中药学名(拉丁名)FOLIUM CALLICARPAE

  • 别 名紫荆、紫珠草

  • 所属功效类止血药

  • 马鞭草科

  • 分布区域杜虹花叶主产于浙江、江西、福建、

来源

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华紫珠Callicarpa cathayana H. T. Chang、大叶紫珠Callicarpa macrophylla Vahl或老鸦糊Callicarpa giraldii Hesse ex Rehd.的干燥叶或带叶嫩枝。(《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分布产地

杜虹花叶主产于浙江、江西、福建、广西、广东等地;白棠子树叶产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广东等地;华紫珠叶产于江苏、江西、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等地;老鸦糊叶产于福建、浙江、贵州、江西、湖北、江苏、安徽、广东、广西等地。

入药部位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采收,晒干。(《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药材性状

华紫珠叶  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椭圆形或卵形,长4~8cm,宽1.5~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密生细锯齿,两面近于无毛,有显著的红色腺点,侧脉5~7对,在两面均稍隆起,细脉和网脉下陷;叶柄长0.4~0.8cm。质较脆。气微,味微苦、涩。

大叶紫珠叶  完整叶片展平后呈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10~23cm,宽5~11cm,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有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有短毛,下表面密生灰白色茸毛,叶脉突起。叶柄长1~2cm,密生灰白色茸毛。质脆。

老鸦糊叶  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宽椭圆形至披针状长圆形,长5~15cm,宽2~7cm;基部楔形或下延呈下楔形,边缘有锯齿,上表面黄绿色,稍有微毛,下表面淡绿色,疏被星状毛和细小黄色腺点,侧脉8~10对,主脉、侧脉和细脉在叶背均隆起;叶柄长1~2cm。(《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性味归经

苦、涩,凉。(《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药材功效

收敛止血,清热解毒,止痛。(《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药材主治

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外伤出血,跌扑肿痛。(《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用法用量

15~30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贮藏保存

置通风干燥处。(《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中药配伍

①治肠胃出血:干紫珠叶末三至五分。调冷开水,每四小时服一次;继用紫珠末二钱,水煎,代茶常饮。
②治咯血:干紫珠叶末五至七分。调鸡蛋清,每四小时服一次;继用干紫珠叶末二钱,水煎,代茶常饮。
③治衄血:干紫珠叶二钱。调鸡蛋清服;外用消毒棉花蘸叶末塞鼻。
④治创伤出血:鲜紫珠叶,用冷开水洗净,捣匀后敷创口;或用干紫珠叶研末敷渗,外用消毒纱布包扎之。(①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⑤治跌打内伤出血:鲜紫珠叶和实二两,冰糖一两。开水炖,分二次服。(《闽东本草》)
⑥治一切咽喉痛:取鲜紫珠叶一两。洗净,水二碗,煎一碗服,或煎做茶常服。(《闽东民间草药》)
⑦治拔牙后出血不止:用消毒棉花蘸紫珠叶末塞之。(《福建民间草药》)
⑧治赤眼:取鲜紫珠草头一两,洗净切细,水二碗,煎一碗服。(《闽南民间草药》)

中药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残留枝梢及枯叶,抢水洗净,切丝,晒干。(《中药大辞典》)

药理作用

1.止血作用:紫珠(杜虹花)水煎液给小鼠灌胃,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缩短,血小板计数增高
2.抗氧化作用:紫珠(华紫珠)水溶液体外抑制大鼠离体肝脏脂质过氧化。小鼠灌胃紫珠水溶液提高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力(《中药大辞典》)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本草拾遗》:解诸毒物,痈疽,喉痹,毒肿,下瘘,蛇虺虫螫,狂犬毒,并煮汁服;亦煮汁洗疮肿,除血长肤。
2.《福建民间草药》:活瘀,止血,消炎,解郁。
3.《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脾虚,退热。研末搽皮肤痒痛,又杀虫。
4.《中国药植图鉴》:对食道静脉出血,肠胃溃疡出血,鼻出血,创伤伤出,肺出血以及拔牙出血均有良效。
5.《闽东本草》:治崩漏带下,恶寒发热。

原标题:紫珠叶
词条标签:老鸦糊紫珠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