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资讯频道 > 时事资讯 > 正文

朱莉再切器官 医生有话要说

来源:健康报发布时间:2015/3/26
导读:□本报记者 王 丹 实习记者 荆伟龙□ 继2013年预防性切除双侧乳腺后,美国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于3月24日再次通过《纽约时报》公开宣布,由于担心罹患卵巢癌,她已经预防性切除了卵巢和输 ...

□本报记者 王 丹 实习记者 荆伟龙□

  继2013年预防性切除双侧乳腺后,美国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于3月24日再次通过《纽约时报》公开宣布,由于担心罹患卵巢癌,她已经预防性切除了卵巢和输卵管。

  在一些媒体盛赞其勇气和预防癌症的决心时,一系列疑问也在公众心头持续发酵:预防性切除卵巢的医疗方式能够效仿吗?这样的选择是过于激进还是必要之举?是否还有其他手段可以预防卵巢癌?手术切除后能否完全避免癌症风险?

  记者采访国内多位知名肿瘤医院的妇科专家后,得到了几乎一致的答案:理解安吉丽娜·朱莉作出的个人决定,但并不倡导公众效仿。提高卵巢癌的防治意识,确保规范化治疗,仍是更多人群适用的最佳方案。

  ■预防性切除不应盲目效仿

  “我能理解她的选择,也许家人的离世对她造成了很大的打击,所以她在充分理解这项医疗决策背后的利弊后,自愿作出这样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做法值得被更多人采纳。”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高雨农教授的看法在医学专家中具有代表性。

  包括朱莉母亲在内的3位家人均因癌症去世。3月24日,朱莉在《纽约时报》撰文称,由于携带BRCA1基因突变,其患卵巢癌的风险达到50%,患乳腺癌的风险高达87%。

  BRCA1是一类肿瘤抑制基因,能确保细胞遗传物质的稳定性,防止细胞生长变异。高雨农表示,一位无卵巢癌家族史且无BRCA1基因突变的女性,患卵巢癌的几率大约为1.4%,携带BRCA1基因突变的患者确实比其他人群更易患卵巢癌。但需要说明的是,携带该基因不一定会罹患肿瘤,不携带该基因也有可能患肿瘤。癌症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风险概率都是一个相对的结果。

  “预防性切除卵巢及输卵管,并不能100%预防生殖系统肿瘤以及特殊类型卵巢癌的发生。”高雨农说。

  据介绍,国外曾有相关研究,对近6000名妇女平均随访5年~6年,结果显示,虽然卵巢切除术可以使卵巢癌、输卵管癌、腹膜癌的发病风险降低80%,70岁前死亡风险降低77%;但在3513例预防性卵巢切除的人群中,仍有78人出现腹腔中的隐匿癌和腹膜癌。

  “消除所有风险是不可能的,而且现阶段基因检测并没有那么可靠。”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妇科肿瘤科副主任王珂直言,对于朱莉事件,包括两年前乳腺切除后的整形再造,以及此次卵巢切除后内分泌治疗,都需要强大的人力、物力支撑,这些是普通老百姓难以承受的。

  “此外,有癌做手术和没癌切正常组织,是完全不同的情况。”王珂说,当前预防性切除在全球都面临伦理问题。“目前在国内,仅凭基因检测结果,绝大多数医生是不会同意为患者进行预防性切除的,即便医生同意,也要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而我国还没有肿瘤预防性切除的相关伦理学依据。”

  在医学专业人士中,也有支持方。中国医学科学院主任医师张蓉表示,当患者与朱莉遇到相同状况时,也可以考虑预防性切除卵巢。因为携带BRCA1突变基因的人群,其乳腺癌终身发病率为50%~80%,卵巢癌终身发病率为20%~45%。如果发生BRCA1基因突变,卵巢癌和乳腺癌患病风险相对较高,如果患者有遗传性家族史,同时携带基因突变,其罹患肿瘤的风险也较高,这类患者发病年龄早,所以该类患者如果已经生育或在40岁以后,可以考虑进行预防性卵巢切除。“但在作出任何选择之前,患者都需要深刻了解手术的裨益和风险,权衡利弊。”

  ■卵巢癌防治仍是世界难题

  除了预防性切除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预防卵巢癌发生?

  王珂说,当前卵巢癌的发病率位于妇科肿瘤第三位,但其死亡率却位居妇科肿瘤第一位,死亡数量甚至是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总和,其原因来自多个方面。

  首先,目前卵巢癌没有确切的一级预防手段。王珂说,虽然有研究显示,口服避孕药、多产、输卵管结扎、哺乳、子宫切除等方式,可降低卵巢癌风险,但均未达成广泛共识。因此,更多医学专家寄希望于早诊早治这类的二级预防手段。遗憾的是,由于公众缺乏必要的防治知识,且卵巢癌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我国70%的卵巢癌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

  王珂表示,当前国内一年一次的查体频率,对于卵巢癌的预防是远远不够的。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很高,疾病进展很快,所以有家族史的女性,30岁以后应保证一年两次进行经腹部盆腔B超或阴道内超声,同时进行肿瘤标记物CA125的检测。(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卵巢切除并非“一切了之”

  在卵巢癌的治疗方面,高雨农坦言,效果也非常有限,即使经过有效治疗,仍有70%的患者会复发。

  中国妇产科网创始人龚晓明在其实名微博中表示,当前已有科学家提出卵巢癌输卵管起源的假说,美国妇产科学院也已经把预防性输卵管切除作为卵巢癌预防的推荐建议。相对于切除卵巢而言,输卵管切除可避免补充雌激素的麻烦,同时,虽然输卵管起到输送卵子的作用,但通过辅助生育技术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也能够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卵巢切除并非“一切了之”

  朱莉在手术日记中说:“手术没有乳腺切除术那么复杂,但影响更为严重,它会让女性进入更年期,所以我要从身体上和情感上都做好准备。”

  对此,专家们也坦承,接受预防性切除卵巢的患者不仅要承受手术的痛苦和风险,还需要面对激素水平变化带来的种种不适甚至其他疾病的风险。

  专家介绍,卵巢是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重要器官。女性过早切除卵巢,会出现严重的更年期症状,出现骨质疏松,增加血栓、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风险。目前,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推荐的预防性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的时间是35岁~40岁,这就意味着这一人群需要通过药物替代治疗维持其激素水平。然而,目前外源性补充激素的安全性仍缺乏临床研究证据。更有研究显示,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会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致癌风险。

  “正因如此,我国大量因其他疾病接受卵巢切除的患者,都需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是否接受药物替代治疗以及治疗持续时间。专科医生也会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权衡利弊,给予个体化建议。”高雨农说。

  就像朱莉在其手术日记中所说:“任何健康问题都不止一种解决方案,最重要的是你了解这些方法,选择对你个人最有效的。知识就是力量。”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爱看 不感兴趣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