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资讯频道 > 时事资讯 > 正文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理系主任曾南代表

来源:岭南中药网收集发布时间:2017/10/30
导读: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在十九大代表中,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中医药行业的共产党员,他们不仅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也是中医药战线的模范标兵。本报今起开设“十九大代表风采录”栏目,让我们深入了解中医药行业的十九 ...

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在十九大代表中,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中医药行业的共产党员,他们不仅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也是中医药战线的模范标兵。本报今起开设“十九大代表风采录”栏目,让我们深入了解中医药行业的十九大代表们。





“干一行要爱一行,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一定要做好。”这是曾南在与记者交流过程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背后却是曾南24年如一日的坚守。


曾南是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药理系主任,也是党的十九大代表。留着齐耳短发的她,有着南方女子特有的温婉气质。最令人动容的,是她身上对中医药教研工作的坚守与热爱。


从业24年来,她怀着一份赤诚之心,目光坚定,步履坚实,始终耕耘在教研工作第一线。在旁人看来,日复一日的动物实验,机械枯燥的数据分析,每天两点一线的简单生活或许有些索然无味。但曾南是幸福的。在她看来,能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从中收获知识,收获认可,就很满足。


当选为十九大代表之后,曾南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她在强化自身学习,提升党性修养的同时,也更加重视对身边人意见的收集。“作为一名党代表,我的身份不再只是一名基层中医药科研人员,一方面我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另一方面我也要将基层的声音带到党中央。我将继续以严谨的态度治学、研究,积极参与到我校中药学‘双一流’学科建设中,为中药提供科学支撑,培养更多中药传承人。”曾南说。


情生本草 致力于中药药理研究


“我长大了要当一个科学家。”这句常见于小朋友笔端的稚嫩话语,曾南儿时也说过。长大后的她,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和科研工作者。


小时候的曾南便与中药结下了情缘。由于父母是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生物系教授,年幼时曾南就常常跟着父亲上山采集标本,接触动植物书籍,积累了不少对动植物的感性认识和特殊情感。由于这份情感,高中毕业时的曾南,便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中药药理学这一专业。


因有效成分、作用机理和安全性尚不明确,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道路并不平坦,这也是不少中医人的心结。看着中成药说明书上不良反应一栏的“尚不明确”,曾南总觉得如鲠在喉。


“与西药成分、有效性可数据化相比,传统中医药理论确实比较宏观。”曾南说,“但在现代医学背景下,一样可以用科学的方法使中药药理与时俱进。”


所言即所行,二十多年来,曾南和她的同事们,一直致力于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对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试验和分析。“定量分析,将中药模糊的地带说清楚了,消除了人们的认识误区,同时也给中药上了一道‘保险栓’。”曾南说。


醉心科研 衣带渐宽不改初心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责任,所以坚守。药理学学科是一门基础研究,需要经年累月的枯燥实验,相对于应用研究,也更难出成果。


“但是基础研究必须有人做,而且要做就要做好。”曾南说。怀揣着这样的信念,曾南的研究工作,一做就是二十多年。


泡实验室,对曾南来说是家常便饭。药理学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动物体内实验及体外细胞实验是学科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一开始,只要动物或细胞还养着,科研人员就不能休息,必须完成每日的观察、给药等操作,解表药和逍遥散是曾南科研课题的主要研究对象,在进行一项药物解热实验时,曾南常常早上7点出门,夜里3点才回家,在漫长的20个小时里,从造模到给药,曾南的注意力都保持着高度集中。如果说这类实验相当于短期攻坚战,那还有一类实验就像是长期消耗战,时间跨度很长。就这样曾南几乎每天都前往实验室,仔细地完成每一个实验步骤。


1998年春节,为了完成博士论文工作的部分实验内容,她硬是把试验样本从成都带回重庆老家,借用父母所在大学的实验室,完成了试验样本的多个指标测定工作。2000年10月,孩子临盆的前一周,实验室里仍然有她挺着肚子穿梭往来的身影。“我当时觉得自己身体挺棒的,只要防护做到位,不接触有毒试剂就不会有危险,而且多走动走动,对生产也好。”曾南笑着说。


孩子不满两岁时,曾南获得了去日本名古屋大学深造的机会。对她来说,被教育部选派出国,是接触前沿信息、推进科研工作的难得机会,也是不小的挑战。但看着蹒跚学步的女儿,曾南陷入了两难。


“你去吧,家里有我呢。”“不去试一下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爱人的理解、导师的鼓励,让曾南放下了思想包袱,踏上了东渡求学之路。在日本,她学习的是神经药理学这个对她来说陌生和全新的学科方向,为了做好研究,她每天早出晚归,研读文献,泡实验室,有时甚至半夜都要去实验室给细胞换液、加药,刻苦认真的求学态度给日本老师、同学留下了深刻印象。15年前,还没有如今这么发达的即时通讯工具,加之学业繁忙,曾南与家人的联系时间少之又少。独自在异国他乡的她,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家人,总是在夜深人静时看着女儿照片默默流泪。


教学相长 严师慈母两相宜


“入行必须要有兴趣,不然是受罪。”这是曾南带学生的第一要求。


曾南教授的药理学课程安排在本科生大三期间。大三的学生,刚完成基础课程学习,突然接触到核心课程内容,不免会被激发浓厚兴趣。每每在课程将结束时,都会有学生联系曾南,想报考她的研究生。但她的回答似乎有些“高冷”。


“我希望你在学完全部的专业课程后,包括药剂、药化等,确定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再决定是否报考我的研究生。”从业多年的曾南,深知中药药理学研究工作的不易,但出于对中药的热爱,这些年的苦与累她也是甘之如饴。她希望自己的学生是真心喜爱中药药理学,这样才能在研究工作中找到乐趣。


在学生眼里,曾南的严厉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对于科研品质和学术道德的要求。她要求学生的实验数据一定要准确,毫厘不差,容不得杜撰数据、弄虚作假,因为她知道这些研究结果都关乎人命。与此同时,曾南的好脾气也是学校里出了名的。这么多年来,几乎没有人见曾南对学生发过火。


曾南带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曾南从不框定学生的论文选题,不让学生跟在自己的课题后面亦步亦趋。如果刚拜入曾南门下的研究生想向学长“取经”,得到的答案一定是:做曾老师的学生,得自己找论文方向,她不会替你“包办”论文。


在曾南看来,当老师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从中她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自我价值。中药药理学这门学科发展很快,知识更新速度快,每年上这门课前,她都会查阅近两年的最新文献,更新教案内容,课后还会根据学生反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其实曾南的身体力行也是深受其硕士、博士导师沈映君的影响。在她看来,自己所做的科研、教学工作并不值得为人称道,她只是在延续自己的师承。在她读书时,沈映君已经是学校资历很深的教授了,但每天都和学生一起早起去实验室,一待一整天,她敬业的精神和对科研工作执着的追求让曾南深受感动,终身受用,曾南也希望将这样的精神在她的学生身上传承下去。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爱看 不感兴趣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