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全蝎(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干燥体。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主产于山东、河南等地。

  • 中药名称全蝎

  • 中药学名(拉丁名)SCORPIO

  • 别 名全虫、茯背虫、蝎子

  • 所属功效类 平肝息风药

  • 动物药

  • 分布区域主产于山东、河南等地。

来源

本品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干燥体。(《中国药典2015》)

分布产地

主产于山东、河南等地。

入药部位

动物

采收加工

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中国药典2015》)

药材性状

本品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1对短小的螫肢和1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腹部由7节组成,第7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下方无距。气微腥,味咸。(《中国药典2015》)

性味归经

辛,平;有毒。归肝经。(《中国药典2015》)

药材功效

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中国药典2015》)

药材主治

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㖞,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中国药典2015》)

用法用量

3-6g。(《中国药典2015》)

用药禁忌

孕妇禁用。(《中国药典2015》)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防蛀。(《中国药典2015》)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品粉末黄棕色或淡棕色。体壁碎片外表皮表面观呈多角形网格样纹理,表面密布细小颗粒,可见毛窝、细小网孔和淡棕色或近无色的瘤状突起;内表皮无色,有横向条纹,内、外表皮纵贯较多长短不一的微细孔道。刚毛红棕色,多碎断,先端锐尖或钝圆,具纵直纹理,髓腔细窄。横纹肌纤维多碎断,明带较暗带宽,明带中有一暗线,暗带有致密的短纵纹理。(《中国药典2015》)

中药配伍

1.治小儿惊风:蝎一个,不去头尾,薄荷四叶裹合,火上炙令薄荷焦,同研为末,作四服,汤下。大人风涎只一服。(《经验方》)
2.治天钓惊风,翻眼向上:干蝎一个(瓦炒好),朱砂三绿豆大。为末,饭丸,绿豆大,外以朱砂少许,同酒化下一丸。(《圣惠方》)
3.治乙型脑炎抽搐:全蝎一两,蜈蚣一两,僵蚕二两,天麻一两。共研细末,每服三至五分;严重的抽搐痉厥,可先服一钱,以后每隔四至六小时,服三、五分。(湖北《中草医药经验交流》)
4.治小儿风痢:蝎三十枚,取一大石榴,割头去子作盆子,纳蝎于中,以纸筋和黄泥封裹,初炙干,渐烧令通赤,良久,去皮放冷,取其中焦黑者,细研成散。每服以乳汁调下一字。儿稍大,以防风汤调下半钱。(《圣惠方》)
5.治癫痫:全蝎,郁金、明矾各等量。研粉混匀,每服五分,日三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6.治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引起的头痛:全虫、钩藤各二钱,丽参二钱。共研末,每口二次,每次服二钱。(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7.治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白附子、白姜蚕、全蝎(去毒)各等分(并生用)。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不拘时候。(《杨氏家藏方》牵正散)
8.治耳暴聋闭:全蝎去毒,为末,酒服一钱,以耳中闻水声即效。(《志雅堂杂钞》)
9.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淋巴结结核,骨关节结核:全蝎、地龙、土元、蜈蚣各等分,研为细末,或水泛为丸。每次服八分,每日三次。(《山东中草药手册》)
10.治风淫湿痹,手足不举,筋节挛疼:先与通关,次以全蝎七个,瓦炒,入麝香一字,研匀,酒三盏,空心调服:如觉已透则止,未透再服;如病未尽除,自后专以婆蒿根洗净,酒煎,日二服。(《仁斋直指方》)
11.治破伤风:麝香(研)、干蝎各一分。为末,敷患处。(《普济方》麝香散)
12.治初生小儿脐风撮口,多啼不乳,口出白沫:全蝎二十一个,用好酒涂炙为末,麝香一字(另研)。上和为细末。用半字,煎汤调服。(《摄生众妙方》宣风散)
13.治小儿脐风撮口,面赤喘急,啼声不出:赤足金头蜈蚣一枚,蝎梢四尾,姜蚕七个,瞿麦半钱。上为末,先用鹅毛管吹药入鼻内,使嚏喷啼叫为可医,后用薄荷汤调服之。(《袖珍方》)
14.治慢性气管炎:全蝎一个。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5.治腋窝结核:全蝎七只,蝉蜕十四个。煎汤内服。(《泉州本草》)
16.治腹股沟肿核,初起寒热如疟,有时愈而复发,每次增剧,终成象皮腿:①初起即用干蝎去脚头,火焙研末,泡酒内服。每次一钱至一钱五分。②全蝎七只去头足,放鸡蛋内蒸熟去蝎,单食鸡蛋。(《泉州本草》)
17.治流行性腮腺炎:全蝎用香油炸黄,每次吃一个,每日二次,连服二日。(《山东中草药手册》)
18.治诸疮毒肿:全蝎七枚,栀子七个。麻油煎黑去滓,入黄蜡,化成膏敷之。(《澹寮方》)
19.治初发痔痒:全蝎不以多少,或三、二个,烧熏。(《油珍方》)
20.治大肠风毒下血:白矾三(二)两,干蝎二两(微炒)。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粥凋下半钱。(《圣惠方》)
21.治蛇咬伤:全蝎二只,蜈蚣一条(炙)。研末,酒下。(《经验良方》)

中药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中国药典2015》)

道地性

北药、 怀药

相关论述

1.《开宝本草》:疗诸风瘾疹,及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涩,手足抽掣。
2.《本草图经》:治小儿惊搐。
3.《本草会编》:破伤风宜以全蝎、防风为主。
4.《纲目》:治大人痎疟,耳聋,疝气,诸风疮,女人带下,阴脱。
5.《本草正》:开风痰。
6.《王楸药解》:穿筋透骨,逐湿除风。
7.《山东中草药手册》:息风通络,镇痉。治血拴闭塞性脉管炎,淋巴结结核,骨关节结核,流行性腮腺炎。
8.《本草衍义》:蝎,大人小儿通用,治小儿惊风,不可阙也。有用全者,有只用梢者,梢力尤功。
9.《纲目》:蝎,足厥阴经药也,,故治厥阴诸病。诸风掉眩、搐掣,疟疾寒热,耳聋无闻,皆属厥阴风木,故李杲云,凡疝气带下,皆属于风,蝎乃治风要药,俱宜加而用之。
10.《本草求真》:全蝎,专入肝祛风,凡小儿胎风发搐,大人半边不遂,口眼?斜,语言蹇涩,手足搐掣,疟疾寒热,耳聋,带下,皆因外风内客,无不用之。
11.张寿颐:蝎乃毒虫,味辛。其能治风者,盖亦以善于走窜之故,则风淫可祛,而湿痹可利。若内动之风,宜静不宜动,似非此大毒之虫所可妄试。然古人恒用以治大人风涎、小儿惊癎者,良以内风暴动,及幼科风癎,皆挟痰浊上升,必降气开痰,始可暂平其焰。观古方多用蝎尾,盖以此虫之力,全在于尾,性情下行,且药肆中此物皆以盐渍,则盐亦润下,正与气血上菀之病情针锋相对。入煎剂轻者三尾,重用至四、五尾,亦有入丸散用者,则可较多。

传说渊源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蒙山顶上的山洞里不知从哪里来了一对蝎子精,在蒙山深洞里安了家,此蝎子精白天卧洞休息,晚上出来跑到山下的村里喝牛血饮鸡血有时还对人下起毒口,周边的村民吓得人心惶惶、心惊胆跳。
       在山下有个放牛的叫张三,他的牛前几天被蝎子精吸血死了二头牛,这天夜里,他在睡觉忽然外面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张三担心是蝎子精来了。他急忙拿下墙上的一丈余长的牛鞭,这是他推门一看!“妈呀”!两只小牛犊般大的蝎子正在疯狂的在他家牛脖子吸鲜血。他挥起巨鞭照准一只蝎子精的背部狠狠打去,只听得蝎子一声尖叫,牛棚闪出一道寒光,张三只听得如同下雨般的声音沙沙沙的声音,他定睛一看,只见门外成千上万的蝎子如同洪水般从死去的蝎子的背部向纷纷涌出向他爬来,很快张三的血被蝎子吸光了。可恶蝎子精窜到附近村庄,蛰死了许多人畜,人们想尽各种方法,都不能除去这些蝎子,有好多人举家外逃了。
       后来,人们从江苏句容茅山请来一位有法力的道士,这位道士在山中住了3天,他就让人们在山中建了一座金鸡庙,此庙建成后,没有多久山上的蝎子就渐渐消失了,人们又向以前一样愉快的生活了。但也有山民半起夜时,曾经看到漫山遍野千万只金光闪闪的金公鸡在吃蝎子。神话传说给蝎子披上了一件神秘的色彩魅力,也就说明人们对蝎子是敬畏的。

原标题:全蝎
词条标签: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
  • 传说渊源传说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