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枇杷叶(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枇杷叶为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的干燥叶。全年均可采收,晒至七、八成千时,扎成小把,再晒干。产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广东及江苏产量较大。

  • 中药名称枇杷叶

  • 中药学名(拉丁名)ERIOBOTRYAE FOLIUM

  • 别 名巴叶、芦桔叶

  • 所属功效类 化痰止咳平喘药

  • 蔷薇科

  • 分布区域产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的干燥叶。(《中国药典2020》)

分布产地

产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广东及江苏产量较大。

入药部位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晒至七、八成干时,扎成小把,再晒干。(《中国药典2020》)

药材性状

本品呈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2-30cm,宽4-9cm。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疏锯齿,近基部全缘。上表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红棕色,较光滑;下表面密被黄色绒毛,主脉于下表面显著突起,侧脉羽状;叶柄极短,被棕黄色绒毛。革质而脆,易折断。气微,味微苦。(《中国药典2020》)

性味归经

苦,微寒。归肺,胃经。(《中国药典2020》)

药材功效

清肺止咳,降逆止呕。(《中国药典2020》)

药材主治

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中国药典2020》)

用法用量

6-10g。(《中国药典2020》)

用药禁忌

入汤剂,需包煎。胃寒呕吐及风寒咳嗽症禁服。(《中药大辞典》)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中国药典2020》)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横切面:上表皮细胞扁方形,外被厚角质层;下表皮有多数单细胞非腺毛,常弯曲,近主脉处多弯成人字形;气孔可见。栅栏组织为 3-4 列细胞,海绵组织疏松,均含草酸钙方晶和簇晶。主脉维管束外韧型,近环状;中柱鞘纤维束排列成不连续的环,壁木化,其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薄壁组织中散有黏液细胞,并有草酸钙方晶。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枇杷叶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熊果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丙酮(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中国药典2020》)

中药配伍

1.治咳嗽,喉中有痰声:枇杷叶五钱,川贝钱半,叭旦杏仁二钱,广陈皮二钱。共为末,每服一二钱,开水送下。(《滇南本草》)
2.治温病有热,饮水暴冷啘:枇杷叶(拭去毛)、茅根各半升。上二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稍饮之,啘止则停。(《古今录验方》枇杷叶饮子)
3.治肺热咳嗽:枇杷叶9g,桑白皮12g,黄芩6g,水煎服。或蜜炙枇杷叶12g,蜜炙桑白皮15g,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4.治风热咳嗽:枇杷叶、苦杏仁、桑白皮、菊花,牛蒡子各9g。煎服。(《安徽中草药》)
5.治肺风咳逆:干枇杷叶30g,芫荽菜、前胡各15-18g,艾叶5片。水煎,冲红糖,早晚顿服。(《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6.治百日咳:枇杷叶15g,桑白皮15g,地骨皮9g,甘草3g。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中药炮制

枇杷叶:除去绒毛,用水喷润,切丝,干燥。
蜜枇杷叶:取枇杷叶丝,照蜜炙法(通则0213)炒至不粘手。每100kg枇杷叶丝,用炼蜜20kg。(《中国药典2020》)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本草图经》:“治肺气,主渴疾。”
2.《日用本草》:“治噎气。”
3.《本草汇言》:“安胃气,润心肺,养肝肾之药也。”
4.《日华子》:“疗妇人产后口干。”
5.《别录》:“主卒宛不止,下气。”
6.《食疗本草》:“煮汁饮之,止渴。治肺气热嗽及肺风疮,胸、面上疮。”
7.《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定喘,能断痰丝,化顽痰,散吼喘,止气促。”
8.《纲目》:“和胃降气,清热解暑毒,疗脚气。”
9.《本草再新》:“清肺气,降肺火,止咳化痰,止吐血、呛血,治痈痿热毒。”
10.《甘肃中草药手册》:“治声音嘶哑。”
11.《新修本草》:“主咳逆,不下食。”

传说渊源

       相传,隋末唐初,兵荒马乱,生灵涂炭,瘟疫泛滥,痨病成灾。一日,有一名叫吴林的青年,因其父母沉疴不起,生命垂危,一大早他便匆匆上路,欲到“崇圣宫”为其父母求签占卜。
       当他穿过一片林子时,忽觉一位天生丽质的女子驾着一缕香气袭人的清风将他带到一座孤岛上,举目四顾,但见岛上,遍树金黄,硕果累累。他一下子傻眼了,就在他愣怔的当口,“我叫比巴女,此岛叫比巴岛,此果吃四季露,治疗痨病有奇效。”
       该女子笑容可掬,用素手指着树林“念你事亲至孝,感天动地,特请你来此,带回此果,管保叫你父母果到病除,起死回生。”言毕,化作一缕清风飘然而去。吴林醒来,果见身边放着一箩沁人心脾的果子。又一阵清风将他连同果子一起送回“崇圣宫”附近。
       回到家中,吴林将自己的奇遇向父母和盘托出,并按仙人指点,让父母吃果子。半个月之后,奇迹出现了,吴林父母不但告别了死神,而且面庞红润,身板硬朗。为了拯救于贫病交困之中挣扎的乡亲,吴林便将种子种于山上。
       几年后,莆阳大地漫山遍野长满了这种果树,从此人们便不再苦于痨病之灾。为纪念比巴女,吴林便将此果命名为“比巴”。后来,乡人为感谢吴林,就将林字拆开,分别加在“比、巴”左边,于是,人们称比果为“枇杷”。并一直流传至今。

原标题:枇杷叶
词条标签:枇杷枇杷叶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
  • 传说渊源传说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