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乌榄(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乌榄为橄榄科植物乌榄Canarium pimela Leenh.的果实。8-11月果实成熟时采收。主产于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台湾等地。

  • 中药名称乌榄

  • 中药学名(拉丁名)FRUCTUS CANARII PIMELAE

  • 别 名木威子、乌橄榄

  • 所属功效类止血药

  • 橄榄科

  • 分布区域主产于福建、广东、广西、四川

来源

本品为橄榄科植物乌榄Canarium pimela Leenh.的果实。(《中药大辞典》)

分布产地

主产于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台湾等地。

入药部位

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

8-11月果实成熟时采收。(《中药大辞典》)

药材性状

核果呈卵状长圆形,长26-32mm,径15-17mm。表面棕褐色。果核长纺锤状腰鼓形,长22-26mm,径9-10.4mm。两端锐尖,表面浅褐色,凹凸不平,具3条明显的纵棱纹,细棱间又各具不甚明显的粗棱。先端具3个眼点,每一眼点两侧各具一弧形细纵沟,直达种子中下部,2条细沟向相反方向弯曲。(《中药大辞典》)

性味归经

酸、涩,平。(《中药大辞典》)

药材功效

止血,利水,解毒。(《中药大辞典》)

药材主治

主治内伤吐血,咳嗽痰血,水肿,乳痈,外伤出血。(《中药大辞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外用:煎水洗;或捣敷;或研末撒。(《中药大辞典》)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本草拾遗》:主心中恶水,水气。
2.《生草药性备要》:止血。
3.《本草求原》:功近橄榄。
4.《岭南采药录》:火煅存性,止血化痰。少盐渍之,名榄鼓,乳痈初起,煎水洗之可消。

传说渊源

       很古很古的时候,罗浮山有位医术高明的中医师。中秋之日,有个叫罗二的人自称有黄肿、懒惰、贫寒三病,请大师看病。老中医经过望闻问切,从药房里取出十粒紫黑色的橄榄,告诉他说:"这十颗药丸,你每日连皮带仁吃一颗,吃完以后,再来复诊。"
       罗二惊讶,这么大的乌榄怎么吃呢?大师告诉他,吃整个乌榄,要讲究方法,不然没有药效。大师说,吃乌榄首先要用适度的热水将榄泡软,然后用小刀把榄肉分成两半,让榄核和榄肉剥脱出来。榄肉一半马上吃掉,另一半就要先在榄坯中放点盐,制成榄角才吃;吃仁更要讲究,用利刀砍断榄核,保持榄仁完整,药效才大。
       罗二遵照大师的医嘱吃药,头几天不是榄核太硬砍不开,就是榄仁太脆分两半。后来,他把刀磨利,把力练好,一切就如愿以偿了。最令他料想不到的是,人们都说苦口良药,可他的药却香腻可口,食而不厌。十天后,罗二来到大师处复诊。
       大师开的药同样是乌榄,只是分量是先前的十倍,而且吃法也不一样。大师吩咐他,回家后要立刻将所有乌榄泡软,榄肉全部制成榄角,晒干后每顿饭吃两粒;榄核则晒干后全部放在地里培植,等到新果长成才吃用。就这样,罗二不但用勤劳的双手培育出一个乌榄林,而且掌握了腌制榄角,压榨榄油,斩核取仁的工艺。他身上的三种疾病全部治愈,他的子子孙孙也从此不再懒惰、贫寒。
      

原标题:乌榄
词条标签:乌榄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
  • 传说渊源传说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