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鬼针草(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鬼针草为菊科植物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 L.的全草。在夏、秋季开花盛期,收割地上部分,拣去杂草,鲜用或晒干。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 中药名称鬼针草

  • 中药学名(拉丁名)BIDENTIS PILOSAE HERBA

  • 别 名鬼钗草、鬼黄花、盲肠草

  • 所属功效类清热药

  • 菊科

  • 分布区域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 L.的全草。(《中华本草》)
本品为菊科植物婆婆针Bidens bipinnata L.、鬼针草Bidens pilosa L.或金盏银盘Bidens biternata (Lour.) Merr. et Sherff的干燥地上部分。(《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本品为菊科植物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 L.的干燥地上部分。(《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

分布产地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入药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在夏、秋季开花盛期,收割地上部分,拣去杂草,鲜用或晒干。(《中华本草》)
秋季花后采收,干燥。(《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夏、秋季节采收,晒干。(《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

药材性状

茎略呈方形,幼茎有短柔毛。叶纸质而脆,多皱缩、破碎,常脱落。茎顶常有扁平备用状花托,着生10余个呈条形、有3-4棱的瘦果,冠毛3-4枚,有时带有头状花序。气微,味淡。以色绿、叶多者为佳。(《中华本草》)
婆婆针:呈段状。全体暗绿色。茎方柱形或进圆柱形,紫褐色,有纵向棱槽。叶对生;叶片二回羽状深裂,裂片两面被疏短毛,边缘具不规则锯齿。头状花序进圆柱形;总苞片1层,狭椭圆形;花黄色,舌状花1-3朵,不育,管状花多数,能育。瘦果狭圆柱形,冠毛3-4枚,针芒状,具多数倒生的小刺。气微,味微苦。
鬼针草:叶多为一回羽状复叶。
金盏银盘:叶为2回3出复叶,边缘具规则的粗齿。(《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本品全长达50cm,茎呈方圆形褐色至暗紫褐色,幼茎部位具短柔毛。叶多皱缩破碎或脱落,黄绿色至黄褐色,完整叶展平后观呈二回羽状深裂,裂片顶端尖或渐尖,边缘具不规则细齿或钝齿,两面略有短毛,叶柄长。茎顶总苞杯形.着生有10余个呈针条状的果实,叫枝形,棱上有短毛;有时可见头状花序存在。气微,味微苦。(《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

性味归经

苦,微寒。(《中华本草》)
苦,平。归肝、大肠经。(《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苦,平。(《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

药材功效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中华本草》)
健脾止泻,清热解毒。(《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

药材主治

主治咽喉肿痛,泄泻,痢疾,黄疸,肠痈,疔疮肿毒,蛇虫咬伤,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中华本草》)
用于消化不良,腹痛泄泻,咽喉肿痛,痢疾,阑尾炎。(《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肠痛,跌扑损伤,腰痛,脱力劳伤。(《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倍量;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取汁涂;或煎水熏洗。(《中华本草》)
9-30g。(《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4.5-9g。(《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

贮藏保存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中华本草》)
置干燥处。(《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置干燥阴凉处。(《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

中药配伍

1.治急性胃肠炎:刺针草15-30g,车前草9g。水煎服。呕吐加生姜5片,腹痛加酒曲2个。(《全国中草药汇编》)
2.治痢疾:鬼针草柔芽一把。水煎汤,白痢配红糖,红痢配白糖,连服三次。(《泉州本草》)
3.治黄疸:鬼针草、柞木叶各15g,青松针30g。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4.治急性肾炎:鬼针草叶15g(切细),煎汤,和鸡蛋一个,加适量麻油或茶油煮熟食之,每日服1次。(《福建中医药》6(2):19,1961)
5.治偏头痛:鬼针草30g,大枣3枚。水煎温服。(《江西草药》)
6.治胃气痛:鲜鬼针草45g。和猪肉120g同炖,调黄酒少许,饭前服。(《泉州本草》)
7.治跌打损伤:鲜鬼针草全草30-60g(干的减半)。水煎,另加黄酒30g,温服,每日服1次,一般连服3次。(《福建民间草药》)
8.治气性坏疽:鲜鬼针草全草,用冷开水洗净,水煎汤熏洗。(《福建民间草药》)
9.治金疮出血:鲜鬼针草叶,捣烂敷创口。(《泉州本草》)

中药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根,抢水洗净,稍晾,切段,晾干。(《中华本草》)
取原药,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毒性

小鼠腹腔注射鬼针草注射液的LD50为173g/kg,体外无溶血作用。对家兔角膜也无刺激作用,肌内注射局部组织有充血现象。(《中华本草》)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本草拾遗》:“主蛇及蜘蛛咬,杵碎敷之,亦杵绞汁服。”
2.《纲目》:“涂蝎虿伤。”
3.《药性考》:“疗虫伤,风热烦躁。”
4.《福建民间草药》:“散瘀活血,消痈解毒。”
5.《江苏省植物药材志》:“捣汁敷,止血。”
6.《中国药用植物图鉴》:“治痢疾,咽喉肿痛,噎膈反胃,贲门痉挛及食道扩张等症,有解毒,止泻,解热功效。近用治盲肠炎。”
7.《杭州药用植物志》:“强壮剂,活血,通经。”
8.《沙漠地区药用植物》:“祛风湿。”
9.《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的,祛风活血。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急性阑尾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胃肠炎、消化不良,风湿关节疼痛,疟疾;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10.《浙江药用植物志》:“主治肺炎,肝炎。”

原标题:鬼针草
词条标签:婆婆针鬼针草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毒性毒性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