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蜣螂(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蜣螂为金龟子科动物屎壳螂的全虫。6-8月间晚上利用灯光诱捕,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主产于江苏、浙江、河北、湖北、福建等地。

  • 中药名称蜣螂

  • 中药学名(拉丁名)CATHARSIUS MOLOSSUS

  • 别 名转丸、弄丸、推丸

  • 所属功效类 活血化瘀药

  • 动物药

  • 分布区域主产于江苏、浙江、河北、湖北

来源

本品为金龟子科动物屎壳螂的全虫。(《中药大辞典》)

本品为金龟子科昆虫屎壳郎Catbarsius molossus Linnacus的干燥体。(《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3版》)

分布产地

主产于江苏、浙江、河北、湖北、福建等地。

入药部位

动物

采收加工

6-8月间晚上利用灯光诱捕,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中药大辞典》)

夏季捕捉,置沸水中烫死,晒干或烘干。(《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3版》)

药材性状

虫体呈椭圆形,长3-4cm,宽1.8-3cm,黑褐色,有光泽。雄虫较雌虫稍大,头部前方呈扇面形,易脱落,中央具角突1支,长约6mm。前胸背板呈宽半月形,顶部有横形隆脊,两侧各有角突1枚,后胸约占体长的1/2,为翅覆盖。雌虫头部中央及前胸背板横形隆脊的两侧无角状突。前翅革质,黑褐色,有7条纵向平行的纹理,后翅膜质,黄色或黄棕色。足3对,体质坚硬。有臭气。(《中药大辞典》)

本品呈长圆形,长3-4cm,直径1.8-3cm。表面黑褐色。雄虫头部前方呈扁而形,中央具角突1枚,长约0.6cm,前胸背板呈宽半圆形,顶部有横形隆脊,两侧各有角突一枚。后胸约占体长1/2为翅覆盖。雌者稍小,头部中央及前胸背板横形隆脊的两侧无角状突。前翅革质,黑褐色,有7条纵向平行的纹理;后翅膜质,黄色或黄棕色。足3对。质硬。气臭。(《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3版》)

性味归经

咸,寒,有毒。归肝、胃、大肠经。(《中药大辞典》)

咸、寒、有毒。(《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3版》)

药材功效

破瘀,定惊,通便,攻毒。(《中药大辞典》)

定惊,破瘀,通便,攻毒。(《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3版》)

药材主治

主治癥瘕,惊痫,噎膈反胃,腹胀便秘,痔漏,疔肿,恶疮。(《中药大辞典》)

用于惊痫,癫狂,癥瘕,腹胀便结,血痢,痔漏,疔毒。(《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3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g;研末,1-2g。外用:研末撒、调敷或捣烂敷。(《中药大辞典》)

1.5-3g;外用。研末调敷。(《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3版》)

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者及孕妇禁服。(《中药大辞典》)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3年版》)

药材鉴别

(1)本品粉末灰黄色。前翅不规则碎片。黄棕色表面观可见比较规则排列的毛窝,类圆形。后翅膜质碎片,透明,密布锐尖刺状毛刺,背板碎片红棕色,密布瘤状突起。纤毛与毛刺红棕色或黄棕色,纤毛细,毛刺粗,多碎断,先端锐尖,基部钝圆,可见髓腔。不规则碎片淡黄色或淡红棕色,密布比较规则的短尖毛刺。

(2)取本品粉末0.5g,加氯仿25ml,加热回流1小时,滤纸25ml量瓶中,加氯仿至刻度。取氯仿溶液5ml,置50ml量瓶中,用氯仿稀释至刻度,照分光光度法测定,在242±2nm波长处有最大吸取。

(3)取鉴别(1)项下氯仿提取液2ml,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少量与浓硫酸2ml,在两液交界面上产生红色。(《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3年版》)

中药配伍

1.治小儿惊风,不拘急慢:蜣螂一枚。杵烂,以水一小盏,于百沸汤中烫热,去滓饮之。(《纲目》)
2.治膈气吐食:地牛儿二个,推屎虫一公一母。同入罐中,待虫食尽牛儿,以泥裹煨存性,用去白陈皮二钱,以巴豆同炒过,去豆,将陈皮及虫为末,每用一、二分,吹入咽中,吐痰三、四次愈。(《孙天仁集效方》)
3.治大、小便闭,经月欲死者:推车客七个,土狗七个。新瓦焙,研末,用虎目树南向皮,煎汁调服。(《本事方》推车散)
4.治小便血淋:蜣螂研水服。(《鲍氏小儿方》)
5.治疳:蜣螂裹烧熟,与儿食。(《韩氏医通》)
6.治赤白痢、噤口痢及泄泻:黑牛儿烧研,每服半钱或一钱,烧酒调服。小儿以黄洒服。(李延寿)
7.治痔漏出水:蜣螂一枚。阴干,入冰片少许,为细末,纸捻蘸末入孔内,渐渐生肉,药自退出。(《纲目》)又方:用蜣螂焙干,研为末,先以矾汤洗过,再加药末敷贴。
8.治一切疔疮:地上新粪内泥堆中大乌壳硬虫,活者取来,用蜜浸待死,新瓦上煅灰,用好蜡调敷上。先用针火上烧过,待冷,拨损疮头。(《普济方》)
9.治鼻中息肉,不闻香臭:蜣螂一十枚。纳青竹筒中,以刀削去竹青,以油单囊筒口,令密,纳厕坑中,四十九日,取出曝干,入麝香少许,同细研为散,涂息肉上。(《圣惠方》)
10.治小儿重舌:烧蜣螂末和唾敷舌上。(《子母秘录》)
11.治大肠脱肛:蜣螂烧存性,为末,入冰片研匀,掺肛上,托之即入。(《医学集成》)
12.治附骨疽及鱼眼疮:蜣螂七枚。和大麦面,烂捣封之。(《圣惠方》)
13.治疬疡:途中先死蜣螂,捣烂涂之,当揩令热封之。(《千金方》)
14.治针灸疮血出不止:死蜣螂末猪脂涂之。(《千金方》)

中药炮制

拣去杂质,洗净,晒干。(《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3年版》)

药理作用

对心血管及平滑肌的影响  蜣螂毒素注射小鼠后,小鼠表现不安,数十分钟后因痉挛发作致死;家兔静注后,血压暂时下降,随即上升,呼吸振幅加大,频率加快。蜣螂毒索对蟾蜍离体心脏有抑制作用,灌注于蟾蜍后肢血管,有暂时的扩张作用;对家兔肠管及子宫有抑制作用,对蟾蜍神经肌肉标本有麻痹作用。(《中华本草》)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本经》:主小儿惊痫,腹胀寒热,大人癫疾狂易。
2.《别录》:主手足端寒,肢满,奔豚。
3.《药性论》:治小儿疳虫蚀。
4.《本草拾遗》:治蜂瘘,烧死蜣螂末和醋敷之。
5.《日华子本草》:能堕胎,和干姜敷恶疮,出箭头。
6.《本草权度》:去大肠风热。
7.《本草求原》:治小儿积滞,土包烧食。

传说渊源

       屎壳郎只是一个俗名,大名叫做蜣螂,在埃及,这可是神圣的代表呢。关于埃及人对于蜣螂的崇拜,法布尔做出了描述,在他的《昆虫记》里面是这样描述的,“从前埃及人想象这个圆球是地球的模型,蜣螂的动作与天上星球的运转相合,他们认为这种甲虫是很神圣的,所以叫它圣甲虫”,最不起眼的蜣螂在埃及成为了圣甲虫。埃及人是十分信奉神的力量的,而他们佩戴的护身符就是圣甲虫制成的。而且在人死后制成木乃伊的时候,也是要戴上这种护身符,可以带领死者走向极乐世界。在埃及的很多神庙之中,都可以看到蜣螂的身影。

原标题:蜣螂
词条标签: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
  • 传说渊源传说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