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药用植物库 > 正文
薯蓣(药用植物)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山药又称薯蓣、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淮山、白山药,是《中华本草》收载的草药,药用来源为薯蓣科植物山药干燥根茎。 山药具有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山药最适宜与…

植物名薯蓣

拼音ShuYu

学名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别名野山豆、野脚板薯、面山药、淮山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百合目

亚目百合科

薯蓣科

薯蓣属

周生翅组

植物形态

缠绕草质藤本。块茎长圆柱形,垂直生长,长可达1米多,断面干时白色。茎通常带紫红色,右旋,无毛。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很少3叶轮生;叶片变异大,卵状三角形至宽卵形或戟形,长3-9(-16)厘米,宽2-7(-1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深心形、宽心形或近截形,边缘常3浅裂至3深裂,中裂片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侧裂片耳状,圆形、近方形至长圆形;幼苗时一般叶片为宽卵形或卵圆形,基部深心形。叶腋内常有珠芽。雌雄异株。雄花序为穗状花序,长2-8厘米,近直立,2-8个着生于叶腋,偶而呈圆锥状排列;花序轴明显地呈“之”字状曲折;苞片和花被片有紫褐色斑点;雄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宽卵形,内轮卵形,较小;雄蕊6。雌花序为穗状花序,1-3个着生于叶腋。蒴果不反折,三棱状扁圆形或三棱状圆形,长1.2-2厘米,宽1.5-3厘米,外面有白粉;种子着生于每室中轴中部,四周有膜质翅。花期6-9月,果期7-11月。(《中国植物志》)

生境分布

分布于东北、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淮河以南(海拔150-850米)、江苏、浙江(450-1000米)、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西北部、贵州、去南北部、四川(700-500米)、甘肃东部(950-1100米)、陕西南部(350-1500米)等地。生于山坡、山谷林下,溪边、路旁的灌丛中或杂草中;或为栽培。朝鲜、日本也有分布。(《中国植物志》)

主要价植

块茎为常用中药“淮山药”,有强壮、祛痰的功效;又能食用。(《中国植物志》)

原标题:薯蓣
词条标签:薯蓣山药

  • 植物形态植物形态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药用价值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