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药用植物库 > 正文
蕺菜(药用植物)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鲜品全年均可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主产浙江。

植物名蕺菜

拼音JiCai

学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别名鱼腥草、狗贴耳、侧耳根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胡椒目

三白草科

蕺菜属

植物形态

腥臭草本,高30-60厘米;茎下部伏地,节上轮生小根,上部直立,无毛或节上被毛,有时带紫红色。叶薄纸质,有腺点,背面尤甚,卵形或阔卵形,长4-10厘米,宽2.5-6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有时除叶脉被毛外余均无毛,背面常呈紫红色; 叶脉5-7条,全部基出或最内1对离基约5毫米从中脉发出,如为7脉时,则最外l对很纤细或不明显;叶柄长1-3.5厘米,无毛; 托叶膜质,长1-2.5厘米,顶端钝,下部与叶柄合生而成长8-20毫米的鞘,且常有缘毛,基部扩大,略抱茎。花序长约2厘米,宽5-6毫米;总花梗长1.5-3厘米,无毛;总苞片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0-15毫米,宽5-7毫米,顶端钝圆;雄蕊长于子房,花丝长为花药的3倍。蒴果长2-3毫米,顶端有宿存的花柱。花期4-7月。(《中国植物志》)

生境分布

产于我国中部、东南至西南部各省区,东起台湾,西南至云南、西藏,北达陕西、甘肃。生于沟边、溪边或林下湿地上。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广布。(《中国植物志》)

主要价植

全株入药,有清热、解毒、利水之效,治肠炎、痢疾、肾炎水肿及乳腺炎、中耳炎等。嫩根茎可食,我国西南地区人民常作蔬菜或调味品。(《中国植物志》)

原标题:蕺菜
词条标签:蕺菜鱼腥草

  • 植物形态植物形态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药用价值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