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药用植物库 > 正文
渐尖毛蕨(药用植物)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渐尖毛蕨为金星蕨科植物渐尖毛蕨Cyclosorus acuminatus (Houtt. ) Nakai的根茎或全草。夏、秋季采收,晒干。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东到台湾,北至山西,西达秦岭南部。

植物名渐尖毛蕨

拼音JianJianMaoJue

学名Cyclosorus acuminatus (Houtt. ) Nakai

别名尖羽毛蕨、小毛蕨、毛蕨

植物界

蕨类植物门

蕨纲

亚纲薄囊蕨亚纲

真蕨目

金星蕨科

毛蕨族

毛蕨属

植物形态

植株高70-8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粗2-4毫米,深棕色,老则变褐棕色,先端密被棕色披针形鳞片。叶二列远生,相距4-8厘米;叶柄长30-42厘米,基部粗1.5-2毫米,褐色,无鳞片,向上渐变为深禾秆色,略有一二柔毛;叶片长40-45厘米,中部宽14-17厘米,长圆状披针形,先端尾状渐尖并羽裂,基部不变狭,二回羽裂;羽片13-18对,有极短柄,斜展或斜上,有等宽的间隔分开(间隔宽约1厘米),互生,或基部的对生,中部以下的羽片长7-11厘米,中部宽8-12毫米,基部较宽,披针形,渐尖头,基部不等,上侧凸出,平截,下侧圆楔形或近圆形,羽裂达1/2-2/3;裂片18-24对,斜上,略弯弓,彼此密接,基部上侧一片最长,约8-10毫米,披针形,下侧一片长不及5毫米,第二对以上的裂片长4-5毫米,近镰状披针形,尖头或骤尖头,全缘。叶脉下面隆起,清晰,侧脉斜上,每裂片7-9对,单一(基部上侧一片裂片有13对,多半二叉),基部一对出自主脉基部,其先端交接成钝三角形网眼,并自交接点向缺刻下的透明膜质连线伸出一条短的外行小脉,第二对和第三对的上侧一脉伸达透明膜质连线,即缺刻下有侧脉2 1/2 对。叶坚纸质,干后灰绿色,除羽轴下面疏被针状毛外,羽片上面被极短的糙毛。孢子囊群圆形,生于侧脉中部以上,每裂片5-8对;囊群盖大,深棕色或棕色,密生短柔毛,宿存。(《中国植物志》)

生境分布

产陕西(平利、汉中、宁羌、褒城、略阳)、甘肃(康县、文县)、河南(内乡、嵩县、浙川)、山东(塔山)、安徽(黄山、祁门)、江苏(南京、宜兴、句容、宝华山、洞庭山)、浙江(杭州、温州、天目山、平阳、四明山、天台、乐清、镇海)、江西(庐山、广丰、萍乡、井冈山、玉山、兴国、贵溪、瑞金、上饶)、湖北(来凤、谷城、合丰、宜昌、利川、巴东)、湖南(长沙、安江、安东、慈利、永顺、洞口、新宁、大古)、福建(福州、祟安、延平、宁阳、连城、仙游、厦门)、台湾(台北、桃园、高雄、台中、新竹、嘉义、台东)、广东(梅县、英德、大埔、河源、罗浮山、乳源、始兴、和平)、广西(桂林、龙州、百色、龙津、兴安、临桂)、贵州(清镇、册亨、兴义、印江、兴仁、罗甸、都匀、遵义)、四川北部以外地区、重庆、云南(河口、西畴)。生灌丛、草地、田边、路边、沟旁湿地或山谷乱石中,海拔100-2700米。日本也产。(《中国植物志》)

原标题:渐尖毛蕨
词条标签:渐尖毛蕨

  • 植物形态植物形态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