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金挖耳(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金挖耳为菊科植物金挖耳Carpesium divaricatum Sieb. et Zucc.的全草。8-9月花期时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产于四川、福建、湖南等地。

  • 中药名称金挖耳

  • 中药学名(拉丁名)Herba Carpesii Divaricati

  • 别 名挖耳草、朴地菊、劳伤草

  • 所属功效类清热药

  • 菊科

  • 分布区域产于四川、福建、湖南等地。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金挖耳Carpesium divaricatum Sieb. et Zucc.的全草。(《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产于四川、福建、湖南等地。

入药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8-9月花期时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中华本草》)

药材性状

茎细而长,通体被有丝光毛,幼嫩处尤为浓密,表面灰绿色至暗棕色。叶多皱缩破碎,卵状长圆形,灰绿色至棕绿色。茎基丛生细根,长约5-10cm,暗棕色。有时带有头状花序,呈枯黄色。有毒草气,味涩。(《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寒。(《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主治感冒发热,头风,风火赤眼,咽喉肿痛,痄腮,牙痛,乳痈,疮疖肿毒,痔疾出血,腹痛泄泻,急惊风。(《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中华本草》)

用药禁忌

《重庆草药》:“气虚者忌用。”

中药配伍

1.治伤风头疼发热:挖耳草5g,苏叶0.5g,白芷1.5g,川芎5g。姜皮为引,煎汤服。(《东北药用植物》)
2.治一切咽喉肿痛:(金挖耳)鲜全草捣绞汁,调蜜服。(《泉州本草》)
3.治腮腺炎:①金挖耳叶250g,大葱头4个,合酒糟捣烂,炒熟外敷。并用挖耳草根头7个,捣烂泡开水饮汁。②金挖耳草10g,白头翁10g,赤芍10g。水煎点酒服。(《东北药用植物》)
4.治背痈:鲜金挖耳适量。捣烂调鸡蛋清敷患处。(《福建药物志》)
5.治疮疖肿毒,癝疽,带状疱疹:鲜金挖耳全草,捣烂敷患处。(《东北药用植物》)
6.治寒毒疮初起或未溃者:(挖耳草)叶子捣绒,包,能散者散,不散者穿。(《重庆草药》)
7.治水泻腹痛,蛔虫腹痛:金挖耳全草15-25g。水煎服。(《东北药用植物》)
8.治劳伤目黄,肌肉消瘦:(金挖耳)鲜全草60g。合猪肉炖服,连服三五次可愈。
9.治劳伤,四肢无力,咳喘,眼睛指甲皆黄:(金挖耳)鲜全草45g,合猪半赤白肉,加水一碗半,酒半碗,炖熟,加盐少许,分2次服。如服后呕吐,无妨,坚持再服,2次即效。(8-9方出自《泉州本草》)
10.治小儿急惊,角弓反张,发搐,手足蹬摇:挖耳草水煎,点水酒服;或加朱砂0.5g,蚯蚓2条,点水酒服。(《东北药用植物》)
11.治毒蛇、疯犬咬伤:①金挖耳草9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②鲜(金挖耳)全草30g。煎汤服,渣敷患处。(《泉州本草》)

相关论述

1.《植物名实图考》:“性凉。”
2.《重庆草药》:“微苦辛,性平,无毒。”
3.《湖南药物志》:“苦,有小毒,一说无毒。”
4.《贵州草药》:“性温,味辛、苦、辣,有小毒。”
5.《全国中草药汇编》:“苦、辛,寒,有小毒。”
6.《植物名实图考》:“除瘴气。”
7.《重庆草药》:“洗疮,包疮。”
8.《湖南药物志》:“清热解毒,祛风杀虫。”
9.《吉林中草药》:“解毒,消炎。治各种疮毒,痄腮。”
10.《贵州草药》:“消肿,散毒。”
11.《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痛,急性肠炎,痢疾,尿路感染,淋巴结结核;外用治疮疖肿毒,乳腺炎,腮腺炎,带状疱疹,毒蛇咬伤。”

原标题:金挖耳
词条标签:金挖耳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