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李核仁(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李核仁为蔷薇科植物李Prunus salicina Lindl.的种子。7-8月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收果核,洗净,破核取仁,晒干。主产于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河南等地。

  • 中药名称李核仁

  • 中药学名(拉丁名)SEMEN PRUNI SALICINA

  • 别 名李仁、李子仁、小李仁

  • 所属功效类泻下药

  • 蔷薇科

  • 分布区域主产于甘肃、四川、云南、贵州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李Prunus salicina Lindl.的种子。(《中华本草》)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李Prunus salicina Lindl.的干燥成熟种子。(《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8年版》)

分布产地

主产于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河南等地。

入药部位

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

7-8月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收果核,洗净,破核取仁,晒干。(《中华本草》)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肉,洗净,砸破果壳取其种子。(《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8年版》)

药材性状

种子呈扁平长椭圆形,长6-10mm,宽4-7mm,厚约2mm,种皮褐黄色,有明显纵皱纹。子叶两片,白色,含油脂。气微弱,味微甜,似甜杏仁。(《中华本草》)
本品呈扁长椭圆形,长0.7-1.1cm,宽0.5-0.7cm。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上部尖端及基部合点常偏向一侧,合点圆形,其外缘散出多数维管束纹理。种皮薄,内有子叶两枚,乳白色,富油性。气微,味淡微苦。(《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8年版》)

性味归经

苦,平。归肝、肺、大肠经。(《中华本草》)
苦、甘,平。归肺、大肠、小肠经。(《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8年版》)

药材功效

祛瘀,利水,润肠。(《中华本草》)
润燥滑肠,下气,利水,祛瘀。(《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8年版》)

药材主治

主治血瘀疼痛,跌打损伤,水肿膨胀,脚气,肠燥便秘。(《中华本草》)
用于津枯肠燥,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血瘀疼痛,跌打损伤。(《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8年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中华本草》)
9-15g。(《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8年版》)

用药禁忌

脾虚便溏、肾虚遗精、孕妇禁服。(《中华本草》)
脾虚便溏、肾虚遗精者禁服,孕妇慎用。(《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8年版》)

贮藏保存

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通风处。(《中华本草》)
置阴凉干燥处,防虫蛀。(《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8年版》)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种皮表面观:表皮细胞类多角形、长圆形,无细胞间隙。石细胞多呈纺锤形,多为2-9个集合,有时可见单个散在,壁孔明显。(《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8年版》)

中药配伍

1.治面䵟黑子:李核中人(仁)去皮,研细,以鸡子白和如稀饧涂,至晚每以淡浆洗之后,涂胡粉,不过五六日有效。慎风。(《海上集验方》)
2.治蝎子虿痛:苦李仁,捣涂良。(《纲目》引《养生必用方》)

中药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中华本草》)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8年版》)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别录》:“主僵仆跻,瘀血骨痛。”
2.《药性论》:“治女子小腹肿满,主踒折骨痛肉伤,利小肠,下水气,除肿满。”
3.《本草求原》:“清血海中风气,令人有子。其性散结,解硫黄、白石英、附子毒”。
4.《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水气浮肿。”
5.《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活血去瘀,润燥滑肠。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痰饮咳嗽,脚气,大便秘结。”
6.《食疗本草》:“主臌胀。”
7.姚可成《食物本草》:“治蝎子咬。”

原标题:李核仁
词条标签:李核仁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