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两栖蓼(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两栖蓼为蓼科植物两栖蓼Polygonum amphibium L.的全草。夏、秋间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晾干。产于贵州、云南、湖北、陕西等地;辽宁、吉林、河北、山东、山西亦产。

  • 中药名称两栖蓼

  • 中药学名(拉丁名)Herba Polygoni Amphibii

  • 别 名小黄药、水荭、天蓼

  • 所属功效类利水渗湿药

  • 蓼科

  • 分布区域产于贵州、云南、湖北、陕西等地;

来源

本品为蓼科植物两栖蓼Polygonum amphibium L.的全草。(《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产于贵州、云南、湖北、陕西等地;辽宁、吉林、河北、山东、山西亦产。

入药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夏、秋间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晾干。(《中华本草》)

药材性状

横走茎技,长圆柱形而微扁,节部略膨大,并生多数黑色细须状不定根;表面褐色至棕褐色,有细密纵走肋线,无毛。叶多卷曲,展平后,水生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2cm,宽2.5-4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心形或圆形,无毛;陆生或伸出水面叶,长圆状披针形,长4-8cm,宽1-1.5cm,先端渐尖,两面被短伏毛;托叶鞘筒状,先端截形; 叶柄由托叶鞘中部以上伸出。花序穗状;花被褐色,雄蕊5枚,花柱2。气微,味微涩。(《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味苦,性平。(《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清热利湿,解毒。(《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主治脚浮肿,痢疾,尿血,潮热,多汗,疔疮,无名肿毒。(《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中华本草》)

中药配伍

治疔疮:小黄药、野烟各10g。捣绒外敷。(《贵州草药》)

相关论述

《贵州草药》:“性平,味苦。”

原标题:两栖蓼
词条标签:两栖蓼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