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疗法频道 > > 针炙 > 正文

针灸巧治妇科疾病 月经不调怎么办

来源:发布时间:2016/3/1
导读:女性平时的养生不仅要注意皮肤身体的保养,还要注意内在的保养。如今一些妇科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所以对于预防这些疾病也很重要。中医里针灸就可以有利于治疗妇科疾病。针灸三阴交穴可以有效治疗妇科病位置:三阴交穴位于小腿的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小腿内侧骨)内侧缘…

女性平时的养生不仅要注意皮肤身体的保养,还要注意内在的保养。如今一些妇科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所以对于预防这些疾病也很重要。中医里针灸就可以有利于治疗妇科疾病。

针灸巧治妇科疾病 月经不调怎么办


针灸三阴交穴可以有效治疗妇科病


位置:三阴交穴位于小腿的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小腿内侧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


作用:三阴交穴属脾经之穴,是肝、脾、肾三经交汇之处,又名“女三里”,有调和气血、补肾养肝的功用。


针灸三阴交这个穴位,可以有效治疗各种妇科疾病,例如月经不调、手脚冰冷、痛经、更年期综合征、脚底肿胀等等。


操作:痛经或月经不调者,在月经开始前5至6天起,每天花1分钟刺激本穴,有良好的保健效果。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者,常刺激此穴,能改善病情。但孕妇不宜。


乳腺增生病针灸治疗


取穴:以膻中、屋翳、合谷,足三里为主穴。肝郁气结者配太冲;肝肾阴虚者配太溪;伴有月经不调者配三阴交,伴胸闷困痛者配外关。


体会:乳腺增生病主要表现为疼痛有肿块,祖国医学认为主要是由于恼怒、伤肝、思虑伤脾致气血郁结于乳房而成癖。宋《妇人大全良方》“妇人久郁,乳内结核如杏,二月不消……”。明·陈实功言“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重作痛……其核随喜怒消长,此名乳癖。”气血瘀滞不通,不通则痛,针刺治疗的主要作用在于疏通气血,调经止痛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从而达到消肿散结之效。


近年来,乳腺增生的发生率逐年增高,且趋年轻化,但仍以生育后女性居多,且多伴有月经不调。现代研究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雌二醇含量增高有关,而针刺可降低血中雌二醇浓度至正常水平;同时针刺穴位可促使机体产生镇痛物质,使某些致痛物质减少或消失,在痛症治疗中有一定疗效,因此运用针刺治疗乳腺增生可达到表里同治,标本兼顾的效果。


在选穴上,膻中、屋翳属患部取穴,合谷及足三里为调理气血之要穴,诸穴同用可达到疏通气机,调理气血之功,气血通则肿消结散,经调痛止。由此可见针刺治疗本病疗效肯定,方法可行。


中医针灸有效对付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藏不孕危机


月经不调很常见,调查发现57.06%参与女性均表示不会就月经失调就医,洪顺家指出,月经不调预示着体内的内分泌紊乱,时间一长,将会增加合并其他疾病的风险,如子宫内膜癌的风险、糖尿病的风险、心脏病的风险等等。


此外,月经不调与不排卵导致不孕密切相关。因卵巢不排卵而造成的不孕症,称为无排卵性不孕症,无排卵性不孕症临床表现为周期经量、经色、经质均发生改变,月经周期不是提前就是拖后,甚至闭经,多年不孕。


1、经早


治法:清热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土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


操作: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血海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气虚者针后加灸或者用温针灸。


方义: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关元属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2、经乱


治法: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三阴交、肝俞


配穴: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


操作:肝俞用毫针泻法,其余主穴用补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作用。


针灸巧治妇科疾病 月经不调怎么办

针灸巧治妇科疾病 月经不调怎么办


3、经迟


治法: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气海、三阴交、归来


配穴:寒实证者,加子宫;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


操作:气海、三阴交用毫针补法,可用灸法。归来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可用灸法或温针灸。


方义:气海可益气温阳,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归来为足阳明经穴,可调理气血而调经。


针灸妙计化解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属中医学“石瘕”“瘾瘕”范畴。


[病因病机]


古人对其病因病机早有所认识,如《景岳全书·妇人规》曰:“瘀血留滞作癥,惟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积弱,气弱不行,总由血运之时,余血未尽,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癥矣。”归纳起来,子宫肌瘤是本虚标实之证,其病因病机多为产后或经期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多产、房劳等导致气血不和,脏腑失调,进而损伤冲任,血、瘀、痰、湿相结,阻于胞宫日久积而成瘕。又因月经量多、经期延长,不断耗损阴血,消耗正气,更加重了“瘕”的存在,由此因果互生,交错盘结以致本虚标实。



[辨证分型]


1.气滞血瘀


因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瘀留胞宫,积而成癥瘕。轻者月经正常,重者经行血崩或漏下不止,乳房胀痛,小腹作胀或隐痛,有肛门部下坠感,舌质暗红,边有紫斑点,脉沉弦或细涩。


2.寒凝血瘀


因产时或产后寒湿之邪乘虚而入,或经期冒雨涉水,过食生冷,致气血凝滞,瘀阻胞宫,积而成癥瘕。症见畏寒肢冷,下腹部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沉迟。


3.气虚血瘀


因素体脾虚,或饮食、劳倦、思虑伤脾气,气虚行血无力,瘀阻胞宫,积而成癥瘕。症见经期懒言乏力,月经量少,月经错后,舌淡,苔白滑或白腻。


4.阴虚火旺


月经先期,经行血崩或漏下不止,胸中灼热,或下腹内觉热,乳头痒或刺痛,或乳房胀痛牵及腋窝,经后赤白带下,或黄白相杂,舌质红,苔少津或薄黄,脉弦细或细数。


[治疗方法]


1.气滞血瘀


理气行滞,化瘀消癥


处方:三阴交、足三里补法,血海、太冲、中脘平补平泻,气海补法,中极、期门、归来平补平泻,子宫穴泻法。


方义:中脘通达三焦,太冲期门疏肝理气,中极、气海、归来、子宫穴理气调经消癥,血海活血化瘀通络,足三里、三阴交调补气血。


2.寒凝血瘀


温经散寒,化瘀消癥


处方:三阴交、足三里平补平泻,关元(灸)补法,中极、归来、天枢、阳陵泉、血海平补平泻,蠡沟、子宫穴泻法。


方义:关元补中益气散寒通络,三阴交、足三里调补气血,中极、归来活血散瘀通络,中脘、天枢通调三焦,温经散寒,阳陵泉、血海、子宫穴活血化瘀,散寒。


3.气虚血瘀


益气养血,化瘀消癥


处方:三阴交、足三里(灸)补法,中脘平补平泻,气海(灸)、关元(灸)补法,中极、归来平补平泻,太溪、神阙(灸)补法,子宫穴泻法,内关平补平泻。


方义:三阴交、足三里调补气血,中脘通达三焦,中极、归来、子宫穴活血散瘀通络,气海、关元、神阙补中益气,补血散瘀,内关养心益气。


4‍.阴虚火旺


滋阴清热,散瘀消癥


处方:太溪、三阴交补法,足三里、中脘、中极、归来平补平泻,子宫、曲池、公孙泻法。


方义:太溪、三阴交养阴益肾,足三里、中脘调补气血,中极、归来、子宫穴散瘀通络,曲池清热抑火,公孙健脾益阴。


金伯华教授认为:本病多因气滞、血瘀、劳累所致,治疗本病重在调血,再配合行气散瘀,以达到气血调和、瘀结消散之目的。除针灸外,常配用活血化癥中药如蜂房、水蛭、穿山甲、三棱、莪术等,一般肌瘤在3厘米以下治疗可化,超4厘米以上实性瘤不易化解。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