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
善治病者。治之于未病之先。则受益深而无所费。故云。致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如是则无所谓病。何用治为。虽然。能如是者。其有几人。人生世间。唯生与死。最为重要。
若不得其道。则其生之时。或致母子俱死。即令不死。亦或枉受种种痛苦。于万死中。
幸得复生。诚可怜可悯也。亟斋居士。特手辑达生编。以发明世间产难。多由误认试痛为正生。以致生出种种横生倒产等险难。此临产之一大关系也。又云。保胎以绝欲为第一义。故保产心法。首戒交媾。文云。妇一有孕之后。切戒交媾。所以昔人有孕。
即居另室。不与共。恐动欲念也。大抵三月以前犯之。则欲念起而子宫复开。多有漏下胎动诸患。三月以后犯之。则胞衣浓而难产。要知欲火伤胎。必致汗浊凝积。且儿身白浊痘毒疮疾。医治难痊。俱因父母不慎也。此初受胎一大关系也。果能识得受胎与临产之关系。则凡有所生。自无堕胎及难产等患。而所生儿女。咸皆姿质庞浓。性情温良。既少痘疹等毒。又复长寿康健。人果预知此义。则必致身心安乐。子孙贤善。丕振家声。有益社会。所谓治病于未病之先。即含致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种种胜益。由是言之。此书之关系也大矣。维扬张善征。以母夫人刘氏逝世。己年尚幼。
未能奉甘旨于生前。欲冀由母氏故。令一切为人母为人子者。咸得享受安乐长寿之利益。因发心排印此书四万册。以送一切有缘者。令彼咸知未病之治法。与当病之治法。庶不至或有临产痛苦之事。与子女不育之忧也。又自古以来。慢惊风一症。
十有九死。最为危险。而庄一夔先生所着之福幼编。根据之以治。十有十生。诚幼科中最要之书。亦附于后。以期广传。因打四付纸型。以备后之欲作福利人者印刷焉。又产难之近因。前已言之。若论远因。多由宿世现生杀业所致。倘女子于幼时。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与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自可消除宿现杀业。杀业消则临产自无作障令不生者。此亦治之于未病之先之一法也。其或未闻佛法。若至临产。苦不即生。
当令产妇。并在旁料理之亲属。均以至诚心。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所有宿世怨家。障不令生者。一闻菩萨名号。以菩萨威德神力。当即远避。不敢作祟矣。有谓临产裸露不净。念菩萨名。或致亵渎得罪。此系以凡夫情见。妄测菩萨心行者。不知此系性命相关之时。不得以平常了无病苦时论。譬如儿女堕于水火。呼父母以求救援。父母闻之。当即往救。断不至因衣冠不整齐。身体不洁净。而不肯救援也。吾一弟子。数年前在四川。至一友人家。闻妇人叫得伤心。因问何故。曰妇生子已两日生不下。恐命不能保。彼谓急令产妇念观世音圣号。汝于天井。焚香跪念。管保即生。其人即与妇说。又复自念。未久儿生。妇犹不知。及闻儿哭。方知已生。妇言。初欲生时。见一人以布。
兜其下体。故生不出。及念观世音圣号。见其布已脱。故生出尚不知。闻哭方知已生耳。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可不悲哉。净土法门。特为死时。及死后神超净土所设。此书乃为将生。及生已种种保护而设。普愿仁人君子。展转流通。俾家备一编。同致力于培德节欲。则此书所说。悉无所用。而前人流通。与善征印施。及不慧提叙两种关系之意。方可了无遗憾矣。民国十八年己巳季秋古莘释印光撰香蕉。芋头。二种不可同时吃。嘉定徐子山言。一友吃香蕉已。随即吃饭。菜有芋头。吃饭不久。其人即死。其形容若中重毒者。大家莫明其故。后未几月。又有一人。亦复如是而死。若中毒状。请西医验其粪。谓两粘物相反所致。知此人系吃此二物而死。前之一人。亦系因此而死。一日往亲戚家。言及此事。群相惊讶。试以二种和成一团。与鸡食之。其鸡即死。又以二物。置于一器。次日则完全淤黑。大失本色。是知香蕉芋头。
不可同食。因附于此。以期举世咸知云。
治肺病二良方
菜佐膳久之自愈(此菜多产江浙湖泽中叶椭圆茎及叶背皆有粘液作羹甚美若治病勿同荤菜煮)
枇杷叶去毛煎茶日日饮之一月后大便中见小虫即愈
达生编一书。古人立法。可谓尽善尽美。予学医四十余年。每遇难产之症。无不奉为圭臬。无一误事者。但其书不惮烦。再三告诫。亦恐不详细。有误于人也。惟篇页过多。
虽作者之苦心。而阅者反嫌其琐屑。岂非欲详备而反致疏略乎。予年六十有七。养淮上。闲暇无事。揣摩是编。因择其至要者。集为一本。易于翻阅。凡稍涉繁冗者。概置不录。并不敢妄为删除。实欲简便而令人易从也。抄集既成。爰弁数语于篇首。亦济世之婆心。而世之难产者。亦可无虑矣。
同治戊辰年四月中浣安徽歙县洪门武林连氏
胎产非患也。而难产则为人患。人患不殄。则归之于天。天何尤乎。亦惟求之人事而已。此编专为难产而设。盖区区一得之愚。亦即区区一点真诚之念。倘能熟看谨行。皆可先生如达。于是人患弭而天德协矣。然知之而不言非也。闻之而不传亦非也。好生者见之。宜为广布。有力者重刻通行。无力者手抄数册。口授数人。
随分所至。未必非吾儒同胞同与之一事。吾人利济为怀。原非求福。然积善余庆。
必有攸归。达天德也。但此编揣摩印证。委系无疑。凡重刻手抄时。不必改动。尤不必增入方药。以相矛盾耳。
胎产一事。自产宝诸书以后。代有发明。其保胎临产。及产后调理之法。率皆至精至密。似无遗义。又何俟今之多言。但或专精方药而未及其所以然。或略一及之而未竟其旨。徜非究心有素之人。未易明而用之也。仓卒之际。殊难得力。兹特倡明天德自然之说。不厌烦絮重复。以期于畅。使平日可以预防。临时可以应急。从此天下后世产母婴儿。同登寿域。岂不快哉。然亦特曲遵古人之意而条达之。非创为异说也。
此编只是反复以言其理。至于方药殊未之及。偶载一二。皆取先贤古方。极平极稳者。盖极平常之事。须用极平常之药。一切矜奇炫异之方。概置不录。且保护得法。
虽平常之药。亦无所用之矣。倘必欲用。则他刻自有。原不相妨。
凡胎前临产。产后调护之法。一一备载。不厌烦复。盖原系家居日用闺房琐屑之事。
一有不到。皆足致病。与其服药于病后。曷若致谨于平时。
此编言语俚俗。未免见笑大方。但原为妇人而设。识字者固不必言。不识字者令人诵之。皆可通晓。然须平时讲令心中明白。临时自有主张。不但产母宜知。一应老幼男妇。皆当知之。与其看戏文。听说书。不如此等有益也。
此编虽为人所当知。而富贵之家。尤宜熟讲。盖闺人平时娇养。口厌肥甘。身安逸乐。
体气脆薄。且性情骄傲。不听人言。到此时才一知觉。即不能耐。点灯着火。上呼下应。房中挤簇多人。内外嚷成一片。稳婆络绎。各要争功。脉未离经。胎未转下。即便坐草。及至不顺。奇方珍药。纷纷乱投。以致母子两误者多矣。岂不惜哉。但能留意此编。自可平安清吉。
胎产之书。可以汗牛。今此戋戋。特为难产而设。其胎前产后。特略载一二。以存其概而已。若曰。此编足以尽之。则重予过矣。
开卷即载临产者何。盖临时仓卒。不及细检。因以切要者。载之首篇。且令开门见山。
人人熟习。专意行持。自可无误。若平时讲说。原不妨从保胎顺序看之也。
试痛一篇。尤为紧要。盖知试痛之误。方知正生之易。正与临产一篇。互相表里。最宜细看。仍采先贤格言之足相发明者。数条载之。聊以征予言之不谬。然尝鼎一脔。
亦足以知其概矣。
语云。勿以善小而不为。此篇固小之小者。然诚有见于胎产。为生人之始。随时随地。
体验而成。且身经目击。口授耳闻。千试不爽。忘其猥陋。出以语人。漏万之讥。固所不免。世之君子。原其心焉可矣。
天地之大德曰。生生之德无往不在。要莫大于生人。夫胎产固生人之始也。是以名之曰生。生也者。天地自然之理。如目视而耳听。手持而足行。至平至易不待勉强。而无难者也。然今之世。往往以难产闻者。得无以人事之失。而陨其天耶。夫天岂以生道杀人哉。必不然矣。因思人为至灵。何负于物。物之生也。莫或难之。故草木之甲以时。凫KT之出以日。岂复有导之者哉。自然而然。不待勉强。于人何独不然。有童子骨哽于喉。百方不出。举室彷徨。一妪视之曰无异也。令静卧饲以浆糜。三日自出。而无所苦。可以知其理矣。骨哽者人事也。尚可以天胜之。而况天道之常。与自然之极者乎。事本易也。而自难之。事本常也。而或异之。无惑乎其然矣。自持此理消息行之。百试之下无一失者。而多不用药。由此敝唇焦舌。以告同人。颇蒙相信。数年以来。一邑之间。产难者盖寡矣。独惜一域不能遍及。兹漫述成帙。剞劂布之。夫岂能有补于生之外哉。惟愿顺承天休。而毋以人事挠之。以各遂其生而已。
六字真言一曰睡二曰忍痛三曰慢临盆初觉腹痛。先要自家拿定主意。要晓得此是人生必然之理。极容易之事。不必惊慌。
但觉痛一阵不了。又痛一阵。一连五六阵。渐痛渐紧。此是要生。方可与人说知。以便伺候。若痛得慢。则是试痛。只管安眠稳食。不可乱动。此处极要着意留心。乃是第一关头。不可忽略。若将试痛。认作正生。则错到底矣。此时第一要忍痛为主。不问是试痛。
是正生。忍住痛。照常吃饭睡觉。痛得极熟。自然易生。且试痛与正生。亦要痛久。看其紧慢。
方辨得清。千万不可轻易临盆坐草。揉腰擦肚。至嘱至嘱。再站时宜稳站。坐时宜正坐。不可将身左右摆扭。须知此处要自家作主。他人替不得。与自己性命相关。与别人毫无干涉。
到此时。必要养神惜力为主。能上床安睡。闭目养神最好。若不能睡。临时起来。或扶人缓行几步。或扶桌站立片时。痛若稍缓。又上床睡。总以睡为第一妙法。但宜仰睡使腹中宽舒。小儿易于转动。且大人睡下。小儿亦是睡下。转身更不费力。盖大人宜惜力。小儿亦宜惜力。以待临时用之。切记切记。
无论迟早。切不可轻易临盆用力。切不可听稳婆说。孩儿头已在此。以致临盆早了。
误尽大事。此乃天地自然之理。若当其时。小儿自会钻出。何须着急。因恐小儿力薄。其转身时用力已尽。及到产门。不能得出。或亦有之。宜稍用力一阵。助之则脱然而下。盖此时瓜熟蒂落。气血两分。浑身骨节。一时俱开。水到渠成。不假勉强。及至生下。即产母亦不知其所以然矣。
或曰。大便时亦须用力。如何生产不用力。不知大便呆物。必须人力。小儿自会转动。
必要待其自出。不但不必用力。正切忌用力。盖小儿端坐腹中。及至生时。垂头转身向下。腹中窄狭。他人有力难助。要听其自家。慢慢转身到产门。头向下。脚向上。
倒悬而出。若小儿未曾转身。用力一逼。则脚先出。以为诧异。且赠之美名曰。脚踏莲花生。或转身未定时。用力一逼。则横卧腹中。一手先出。又名之曰讨盐生。即或转身向下。略不条直。用力略早。亦或左或右。偏顶腿骨而不得出。不知此等弊病。
皆是时候未到。妄自用力之故。奉劝世人。万万不可用力。然亦非全不用力。但当用力。只有一盏茶时耳。其余皆不可乱动者也。即如大便。未到其时。纵用力亦不能出。而况于人乎。
或问。何以知此一盏茶时。而用力乎。曰此时自是不同。若小儿果然逼到产门。则浑身骨节疏解。胸前陷下。腰腹重坠异常。大小便一齐俱急。目中金花爆溅。真其时矣。当于此时临盆。用力一阵。母子分张。何难之有。
或曰。小儿会钻出之说。到底未敢尽信。不知古人。曾言及否。曰古人立言。不过撮其大要。安能事事而悉言之。只要后人体会耳。观瓜熟蒂落四字。即知小儿自会钻出。观揠苗助长四字。即知将试痛。认作正生之弊矣。夫哺鸡日足。自能啄壳而出。
岂有催生之神药。稳婆之妙手乎。古人谓有迟至三四年而后生者。此是不肯钻出耳。既自不肯钻出。谁能强之。自要钻出。谁能御之。
或曰。早一时。断乎不可动矣。不知迟了一时。或有妨否。曰不妨。若果当其时必无不出之理。然或偶有不出者。则是小儿力尽。不能得出。宜令上床安睡。使小儿在腹中亦安睡。歇力少刻。自然生矣。
或曰。倘或儿到产门。而大人睡下。岂不有碍。曰更好。盖小儿向下时。而大人坐立。则小儿倒悬矣。岂能久待。今大人睡下。儿亦睡下。有何妨碍。又曰。倘或闷坏奈何。曰他十个月不闷。今乃闷乎。
或问。忍痛过久。或亦不妙。曰最妙。从未闻妇人偷生而难产者。或谓有神护佑。非也。
总因胎起于私。怕人知觉。只得极力忍痛。痛到没奈何时。自脱然而出。其理甚明。
有何疑处。
或曰。不宜用力。已闻教矣。不知误用力。以致横生倒产。有法治之否。曰有。急令安睡。
用大剂加味芎归汤服之。将手足缓缓托入。再睡一夜。自然生矣。又曰。托之不入奈何。曰若肯睡。再无托不入之理。若到此时。仍不肯睡。又或动手动脚。乱吃方药。
吾末如之何也矣。
横生儿先露臂也。令产母正卧。以手徐推儿臂。下体令其正直。复以中指摸其肩。勿令脐带绊系。即生。
逆生儿先露足也。令母正卧。以手徐推其足。仍推儿转正。即生。
偏生儿头偏在一边也。亦照前法正其头。即生。或儿头后骨。偏在谷道旁。徐推近上。即生。
碍产儿头虽正。但不能下。盖因胎转时。脐带绊肩所致。用中指按儿两肩。理脱胎带。即生。
产坐儿将欲出。其母疲倦。久坐椅褥。抵其生路。急用巾带高悬。令母以手攀之。轻轻屈足。良久儿顺。即生。
沥浆生(又名沥胞生)浆流一二日不产。或至数日外。亦无妨。惟安睡。候浆流渐少。或流尽。当自生耳。不必惊恐。切勿动手。又有浆水沥尽。气机仍未。致胎干难产者。
此不得听其自然。急用大料四物汤。约二三斤。以大锅在房内煎熬。使药气满房。口鼻吸受。以滋益之。内服加味芎归汤。一服未效。少停片时。再进一剂。连次服之。以生为度。此言胎干而儿未脱胞者也。若儿未脱胞。可令明干稳婆。动手取下为安。
或问盘肠生。是何缘故。曰亦是用力之过。盖因产母。平日气虚。及到临时。用力努挣。
浑身气血下注。以致肠随儿下。一次如此。下次路熟。又复如此。若能等待瓜熟蒂落之时。何得有此怪异之症乎。
或问有一痛便生。令人措手不及者。此又何也。曰此乃正理。何足为异。盖胎气已足。
母子两分。儿自要出。虽欲留之而不可得。人人皆是如此。皆各有此一时。只要忍耐得住。等待此一时耳。
或曰。稳婆不必用乎。曰既有此辈。亦不能不用。但要我用他。不可他用我。全凭自家作主。不可听命于彼耳。大约此等人多愚蠢。不明道理。一进门来。不问迟早。不问生熟。便令坐草用力。一定说孩儿头已在此。或令揉腰擦肚。或手入产门探摸。多致损伤。总要见他功劳。不肯安静。更有一等狡恶之妇。借此居奇射利。祸不忍言矣。按吴越之间。谓之稳婆。江淮间。谓之收生婆。徽宁间。谓之接生婆。按收接二字之义。因其年老惯熟。令其接儿落地。收儿上床耳。原非要他动手动脚也。每见富贵之家。预将稳婆留在家中。及到临时。稍不快利。前门后户。接到无数。纷纷攘攘吵成一片。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或问临时。有经验之药。亦可用否。曰不用。从前奇方。莫过鼠肾兔脑丸。今时盛行。莫过回生丹。非谓其不效而不用也。总用不着耳。既不用力。又不动手。又有睡法佐之。他自会生。何消用药。纵有不顺。睡为上策。
或问服药。有益无损否。曰安得无损。鼠兔二丸。大耗气而兼损血。回生丹。大破血而兼损气。盖鼠兔例用香窜之药。产时百脉解散。气血亏虚。服此散气药。儿已出而香未消。其损多矣。且令毛窍开张。招风入内。祸不可言。回生丹以大黄红花为君。
其余亦多消导之品。血已耗而又大破之。多致产后发热等病。遗患无穷。都只谓产后失调。谁复归咎于药。按此数方。古今称为神灵奇宝者。尚然如此。其他可知。
送药者。本是善念。但知其利。不知其害耳。
或问总无可用之药乎。曰有。只须加味芎归汤。佛手散。二方。用之不尽矣。盖胎时全要血足。血一足。如舟之得水。何患不行。惟恐产母血少。又或胞浆早破。以致干涩耳。今二方皆大用芎归。使宿血顿去。新血骤生。药味易得。随地皆有。且使身体壮健。产后无病。真正有益无损。此皆先贤洞明阴阳之理。制此神丹。以利济天下后世。奈世人贵耳贱目。以为平常而不用。必求奇怪之药。而后用之。只要奇怪。不论损益。岂不可叹。
或问根据此言。世间总无难产者耶。曰偶亦有之。或因产母太虚。胎气不足。血气未完。
或因产母伤寒之后。热毒伤胎。又或因夫妇同房太多。以致欲火伤胎。平日过食椒姜。煎炒热物。火毒伤胎。以及跌扑损伤。皆致难产。多令胎死腹中。除此之外。无难产者矣。又有严寒天气。滴水成冰之时。贫家房中火气微薄。以致血寒而凝。亦令不出。然此亦因临盆太早。去衣久坐之故耳。若令拥被安卧。待时而产。岂有此患。
凡生产艰难。或天寒。孩儿生下不哭。或已死者。急用衣物包裹。再用香油纸捻。将脐带慢慢烧断。暖气入腹。渐渐作声而活。倘或先剪断脐带则死矣。
或问临产时。饮食如何。曰此时心内忧疑。腹中疼痛。甚至精神疲倦。口中失味。全要好饮食调理。但不宜过于肥腻耳。倘不能食。只将鸡鸭汤。肉汤之类。吹去油澄清。
频频饮之。亦能壮助精神。人以食为命。岂可一日阙乎。
临产时。宜老成安静二三人伺候。不必多。一切亲族妇女。俱婉言谢却,勿令入房。夏月更不宜多人在房。热气拥盛。能令产母。烦躁发晕。其害非小。
房中宜轻行轻语。不宜多话。令其安睡为妙。
第一要劝其放心安静。忍痛歇息。切忌在房中大惊小怪。交头接耳。咨嗟叹息。皆能令其忧疑扰乱。以致误事。
房中宜安静如常。不得当面求神许愿。呼天叫地。稳婆只宜一人入房。且令在傍静坐。勿得混闹。
饮食宜频频少与。或鸡鸭肚肺等清汤更妙。
房中冬天宜设火盆。以避寒气。夏月多贮井水。以收热气。
或问试痛何故。曰儿到七八个月。手足五官全备。已能动转。或母腹中有火。或起居不时。令儿不安。以此大动而痛。此等十胎而五。不足为奇。只宜照常。稳食安眠一二日。自然安静。或痛之不止。用安胎药一二服自止。此后近则数日。远则月余。甚至再过四个月才产。人多不知。轻易临盆。终日坐立。不令睡倒。或抱腰擦肚。或用手拖。或用药打。生生将儿取出。母则九死一生。儿则十胎九夭。惨不可言。世间难产。皆此故也。盖胎养不足。气血不全。如剖卵出雏。裂茧出蛹。宁可活乎。只说小儿难养。谁复根究到此。又有受寒。及伤食腹痛。不可不知。
或问何以知其试痛。曰只看痛法。一阵紧一阵者。正生也。一阵慢一阵。或乍紧乍慢者。皆试痛也。
或问伤食受寒。何以辨之。曰伤食者。当脐而痛。手按之更痛。或脐傍有一硬块。寒痛多在脐下。绵绵而痛。不增不减。得热物而稍缓是也。
或曰试痛亦有。或未必多。曰甚多。曰何以见之。曰以今之难产者多也。
或问将试痛认作正生。其害如此。倘将正生。认作试痛。以致过时。不亦有害乎。曰无害。果当其时。小儿自会钻出。纵或过时。不过落在裤中。生在床上而已。有何大害。
而如此谆谆乎。
前太仆卿。霍山张公三君葆华继夫人。年轻体壮。孕必八个月而产。产必数日。百苦而下生。生必周而夭。再孕。再产。再夭皆同。予谓后当生。宜相闻。明年又八个月。坐草三日不下。忽忆予言。飞舆相召。中途逢驱车者云。迎其父母。作永诀计。比至。已夜分矣。诊之脉未离经。人余残喘。稳婆在傍。问之曰。儿头已抵产门。不得出耳。予急令安卧。且戒无扰。与安胎药。明晨主人出。笑而不言。问之。曰好了。予曰。昨言儿头已抵产门。今若何。曰不见了。大笑而别。后此百二十日。计十二足月生男。谓予为父。
今八岁矣。始知前此。皆生生取出。以体壮年轻。幸保母命耳。
在张宅日。邑庠程以学。邀至其家。有宠人。坐草三日而不生。亦与安胎药。越十六日生女。
大学戴时济。与予比邻契好。先伊芳弟媳一产三男。母子俱殒。今又婢孕。其腹膨。颇患之。比产先令安卧。与加味芎归汤。每隔半日而产。积日半。三子俱生。康熙四十八年。安抚叶公具题。
陈氏妻。生九日夜不下。一息尚存。踵门求药。余问之。亦曰。头逼产门不得出。劝令安卧。再来取药。强而后去。继与加味芎归汤。明日生下。母子两全。
按此皆产母用力。逼令横在腹中耳。岂有人倒悬十日。而得生者乎。
又一妇产儿。手出不得入。稳婆利刃以须。予闻而恻然。急令安卧。与大剂芎归汤。徐徐托之。手入。明早生下。母子皆安。右臂紫黑。数月而后消。
或有妇人。怀孕未足月者。或七八个月。或八九个月。忽然胞浆已破。流水不止。腹不甚痛。甚至见红不止。而不生者。即服保胎神效方。一剂不愈。两剂全安。隔半月后。
又发作腹痛生男。安然无恙。
保胎以绝欲为第一义。其次亦宜节欲。盖欲寡则心清。胎气宁谧。不特胎安。且易生易育。少病而多寿。
保胎又宜小劳为妙。试看乡间农妇。仆婢下人。堕胎甚少。以劳故也。盖劳则气血流通。筋骨坚固。胎在腹中。习以为常。以后虽有些微闪挫。不至坏事。倘安逸不动。则筋骨柔脆。气血不行。略有闪挫。随至堕落。然非胎后方劳。正谓平日不宜安逸耳。
若平日安逸。及孕后方劳。适足损胎。何筋骨坚强之有哉。夫敬姜百乘之家也。老而犹绩。寻常富贵。年少力强。正宜勤事。岂可暇逸以自病乎。
孕已知觉。即宜用布一幅。六七寸阔。长视人肥瘦。约缠两道。横束腰间。直至临盆之时。才解去。若是试痛。仍不宜解。此有二妙。胎未长成。得此则腰膂有力。些须闪挫。
不致动胎。其一常令腹中窄狭。及到解开。则腹中乍宽。转身容易。此法吾乡颇有知者。特为广之。
倘有子肿病者。又宜渐次放松。否则伤儿。
有孕后。睡时须要两边换睡。不可尽在一边。要使小儿左右便利。手足惯熟。则产时中道而出不难矣。
保胎药饵。诸书皆载。不必再陈。但饮食一道。殊未之及。兹略言之。饮食宜淡泊。不宜肥浓。宜轻清。不宜重浊。宜甘平。不宜辛热。青蔬白饭。亦能养人。即在贫家。颇为不乏。但富贵之人。平日甘肥厌足。抑令崇俭。势所不堪。酌乎其中。胪列于下。
宜食诸物猪肚肺鸡鸭鲫鱼淡鲞海参白菜菠笋麻油腐衣(二味多用)莲子熟藕山药芡实诸味总宜洁治。多用清汤。吹去浮油。饮之最佳。宜白煮。忌油煎。然此多为膏粱之人言之耳。若藜藿之腹。正宜得肥甘而润之。何淡泊之有。但六七个月后。腐衣麻油二物。最宜多用。不妨日日食之。麻油解毒。腐衣滑胎。且清且补。贫富皆宜。允为上品。积食一二百张。则首生如达矣。或以麻油拌食更妙。但麻油不可熬熟。
忌食诸物椒姜煎炒野味异味猪肝犬驴骡马自死肉猪血蟹甲鱼虾蟆鳝鱼勿多饮酒勿乱服药又孕妊禁忌。一切宰杀凶恶之事。不宜看。修造兴工动土不可看。龟兔俱不可看。
小产者。谓胎已堕下之后。一切调理并如产后法。
便产须知云。小产不可轻视。其将养。须过于正产十倍可也。
薛立斋先生云。小产重于大产。盖大产。如果熟自脱。小产如破其皮壳。断其根蒂也。
但人往往轻忽。死者多矣。
水产后数日。忽然浑身大热。面红眼赤。口大渴。欲饮凉水。昼夜不息。此血虚之症。宜用当归补血汤。以补其血。若认作伤寒。而用石膏芩连等寒凉之药。则必死矣。(方见后)
产后调理。诸书论之详矣。兹不复赘。但取一二吃紧处。及所未言者存之。以备采择。
产后上床。宜高枕靠垫。勿令睡下。膝宜竖起。勿伸直。随饮热童便一盏。只宜闭目静养。勿令熟睡。恐倦极熟睡。血气上壅。因而眩晕。然不宜高声急叫。以致惊恐。
四壁宜遮风。不问有痛无痛。俱用热童便。和热酒各半。每次一杯。一日三五次。三日而止。酒亦不宜多。若无大病。只是如此。不必服药。
产后宜用铁秤锤。或溪中白石子。烧红入醋。令醋气入鼻。以免血晕。且收敛神气。又能解秽。每日三四次。亦三日止。
或有恶血冲心。血晕昏闷。不省人事者。用韭菜一把。冬天则用根切碎。放有嘴壶瓶内。以热醋一大碗灌入。密扎口。扶起产母。以壶嘴向鼻。远远熏之。
生男生女。夫命所招。盖百世礼祀。以夫家为主。与妇人何干。倘或连胎生女。此亦人事之常。不可在傍咨嗟叹息。令其气苦。曾见有不明公婆。愚蠢夫婿。将妇报怨。每每致病伤生。可笑可恨。凡此只宜宽慰为主。又有将女溺死者。忍心害理。后嗣不昌。
产后各处风俗不同。或用红沙糖。或用山楂。或用吴茱萸。或用胡椒。煎水饮之。总莫妙于热酒对童便。或腹痛之甚。用生化汤一服。无不愈者。
产后饮食各处不同。徽俗才上床。即与肥鸡干饭。吴俗率与齑粥。甚至有弥月。而后茹荤者。皆不通可笑。盖徽俗终年食粥。产后胃弱骤与鸡饭。殊不相宜。然其患犹小。吴中终年食饭。至产后肠胃空虚。正宜滋味调养。以生气血。转令食齑食粥。习俗移人。牢不可破。说亦不信。予意必有以此伤生者。习焉而不察耳。及至虚弱发热咳嗽。此大虚也。血气益脱。急宜大剂参骤补。犹可挽回。却又谓之产劳。且与滋阴降火。以至于死而不悟。良可叹也。
或问必如何调理而后可。曰粥时吃粥。饭时吃饭。三日内。只用鸡汤。吹油澄清饮之。
未可食鸡。十日内不可食猪肉。一月内不可食猪油。以其壅塞经络。令血气不通耳。其余有何忌乎。(鸡属风似不宜早食。鸭汤。鲫鱼汤。肚肺汤。较好。)鸡蛋有去瘀生新之能。食之甚宜。但要煮极透。不妨从朝至暮。食之有益。若糖心鸡蛋。乃是生物。凝滞损人。断不可食。鸭蛋不可食。(鸡蛋坚硬难化。不宜多食。须防停滞。)或问食物。必要去油。取其清耶。曰然。不但要清。且更要淡。盖清淡之味。本乎天。能生精神。浊则痞矣。
或问何以验之。曰产妇。宜饮淡酒。宜食淡味。若饮醇酒。食咸味。皆令烧干无乳。此清浊之验也。但不得如吴俗食齑粥。矫枉过直耳。
胎死。只宜佛手散。服之自下。或不下。再用平胃散一服。加朴硝二三钱。能令化下极易耳。古人立法各有精义。且经屡验。不吾欺也。勿用奇方怪药。以伤母命。
或问何以知其胎死。曰面赤舌青。母活子死。面青舌赤。子活母亡。面舌俱青。子母俱死。况死胎坠胀。疼痛亦与常产不同。
千金不易牡丹方治产后十三症。
当归(三钱)川芎生地泽兰叶香附(醋炒)益母草延胡索(各一钱五分)产妇冒风。加防风天麻(各一钱)血晕。加五灵脂(醋炒)荆芥穗(炒黑各一钱)三四朝后发热。加炮姜。(炒黑)人参。黄(各一钱)心膈迷闷。加陈皮。枳壳。砂仁。(各一钱)血崩。加地榆。山栀。丹皮(各一钱)咳嗽。加杏仁。桑皮。桔梗。(各一钱)死血不行。腹硬。加红花。枳实。桃仁。(各一钱)饮食不进。加山楂。麦芽(各一钱)心神恍惚。加茯神。远志。(各一钱)脾胃作胀。加白术。
茯苓。苍术。浓朴。陈皮。砂仁。枳壳(各一钱)胞衣不下。加朴硝(三钱)俱煎服治产后肉线方妇人产后。设有垂出肉线。约长三四尺。触之。痛引心腹欲绝者。系过于用力。或用力太久之故。用老姜(三斤连皮捣烂)麻油(二斤)同姜拌匀。炒干。先以熟绢四五尺。叠作长模式。将肉线轻轻盛起。盘曲作三团。纳入产户。以绢袋盛姜就近熏之。冷即更换。熏一日夜。肉线可缩入大半。二日可以尽入。切不可令肉线断。断则难治矣。
保胎无忧散大熟地(五钱)山萸肉(二钱五分)益母草(一钱)条黄芩(五分)麦冬(二钱五分)生地(一钱五分)阿胶(一钱)北五味(一分)药味甚平。奏效甚速。真良方也。勿以平淡忽之。凡受胎两个月服起。每日一剂。服五十剂止。再无小产诸症。若常服亦妙。
胞衣不下方倒勾尘梁上挂下尘土。尾向上勾者。男胎四条。女胎三条。新瓦焙研末。黄酒一小杯。调服即下。
三朝方每朝一服。能除百病。易于受胎。
归尾(二钱)枳壳(一钱)山楂(三钱)香附(五分)制木通(一钱)泽兰(一钱)赤芍(一钱)元胡索(醋炒一钱)浓朴(五分)加马料豆一撮。
简验神方预防婴儿。脐风。马牙。等症。
枯矾(五钱)硼砂(一钱五分)朱砂(一钱五分)冰片(二分)麝香(一分)共为细末。凡婴儿下地。
洗过即用此末。代矾糁脐根下。每日换尿布时。仍糁此药。完此一料。永无脐风等症。
小儿赤游方腿上红肿。或片身热者是。遍走一身者死。
一用哺退鸡蛋内臭水。拂上两三次。即愈。
一用纹银煎水。频拂亦妙。
一用大黄(一钱五分)青黛(一钱)冰片(五分)共研末。蜜水调敷。
夜啼儿因襁护太过。父母同床热极所致。谚云。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
一用犀黄。飞朱砂。(各五厘)涂小儿舌上。立止。
一用鸡屎涂小儿脐中。男用雌。女用雄。
马牙方小儿百日之内。口上。牙根。生白泡点。名曰马牙。急用银针挑破。取出白点。勿落喉中。以陈墨涂患处。即愈。倘挑破。出血不止。用母发烧灰。擦之即止。以黄柏(一钱)甘草(五分)煎服。
脐风撮口方脐风撮口。多由小儿初生。脐带露风所致。急视牙根。并上。有白泡子。将青布裹纸擦破。用葱捣烂。敷脐上。春夏用新鲜艾叶和葱捣。敷傍硬处。以绢裹之。如预备宣风散。服之更妙。
宣风散方全蝎(二十一个)麝香(五厘)二味另研和匀。每服二分五厘。金银花煎汤调下。
走马疳方用石首鱼。首中白骨。菜油沸透。调敷即愈。
疳痢歌云孩儿杂病变成疳不问强羸女与男烦热毛焦鼻口燥皮肤枯槁四肢瘫腹中时时更下痢此方便是青黛散孩儿百病服之安单用青黛水。研服是也。(仙方)疳症遇仙丹治一切肚大。黄瘦。腹痛。虫积。神效。
雄黄(三钱)麝香(五分)胆星(二钱)全蝎(大炒去足)僵蚕(炒各一钱)巴豆(五分夹纸打去油)朱砂(飞二钱为衣)共称净末。神曲糊丸。如菜子大。每服一丸。白汤下。(杭州知荣和尚得此方济人千万矣)孩儿劳方陈酒。童便。各一钟先煎。再加人乳。白蜜。各一钟。共煎成膏。病者多煎服。
几次即愈。
稀痘神方蓖麻子(拣肥白大者三十六粒去壳用肉)丹砂(一钱)麝香(一分)先将丹砂。麝香。
俱研极细。后入蓖麻子。同研成膏。于五月五日午时。搽小儿头顶心。胸前心。背脊心。两手心。
两脚心。
两手膀湾。两腿膝湾。两胁窝。通共十三处。俱要搽到。搽如钱大。勿使药剩。搽后不可洗动。听其自落。本年搽过一次。出痘不过数粒。次年再搽一次。出痘仅一二粒。
再次年又搽一次。痘永不出矣。如未周岁小儿。于七月七日。九月九日。根据法搽之。
愈妙。传方之家。已一十六代。不曾出痘。岂但云稀而已哉。此方简而易用。且搽在皮肤之外。有益无损。诚保幼之灵丹也。识者珍之。
小儿初生。未食乳前。先以甘草。黄连。大黄。各少许。浸汤取浓汁。调朱砂末。抹儿口中。
可免痘疮之患。
小儿疮疖。只宜将金银花煎汤。内服。外洗。解其疮毒。切不可用水银。硫黄。信石。木鳖之类。或搽。或熏。疮虽愈。而毒瓦斯内攻。必致变生危症。戒之戒之。
小儿周岁后。便能饮食。切不可任其多食。尤忌一切难消之物。粥饭虽可食。必须有节。有等愚夫愚妇。小儿才哭。即取物与食。以致伤脾。食积。泄泻。食疳。或致难救。咎将谁归。况古语云。惜儿须惜食。奉劝世人。遵而行之。毋将饮食。自害儿也。
凡藏胞衣。宜择月空方位。每逢单月。月空在壬丙。逢双月。月空在甲庚。又须僻静地位。吉无不利。
有孕后。不可伸手高处取物。恐伤胎而子鸣腹中。若犯此症。但鞠躬片时自安。
产后三日内。急服生化汤二三剂。如块痛未除。再服几剂。自能消止。
产后遇暑月。照前服生化汤。以除块痛。外用棉衣。温暖肚腹。若失盖暖。虽服药。其块痛不散。
产后。大便或八九日以上不通。由血少肠燥。故也。宜多服生化汤。加麻仁以通润之。
服当归川芎至斤数。自通矣。虚则加参。慎勿用大黄。芒硝等药。
产后七日。内感伤寒凉物。血块凝结甚痛。生化汤内。加肉桂五六分。至半月一月以上。凝结痛者。宜服补中益气汤。
产后不可独宿。恐致虚惊。不可刮舌。恐伤心气。不可刷齿。恐致血逆。不可贪酒。犯之轻则败血流经。重则血冲致死。生化汤须和入童便。饮之方妙。忌食一切瓜果。桃子尤甚。七日内。不可洗下部。十三朝内。血气未平。切忌梳洗。一二月内。切忌大喜大怒。节饮食。均寒暖。禁淫欲。戒劳碌。夏月忌贪凉用扇。犯时微若秋毫。感病重如山岳。可不慎哉。
草纸油纸油烛炭醋生姜桂圆(饭上久蒸煎服大补)人参(滚汤炖服其性速行四肢助力)赤金(一帖用圆肉七八枚滚帖一丸产后服定心)童便(每钟加滚汤三分姜汁一二匙冲服)二宝汤(即保胎神效方)芎归汤佛手散(药料必须拣道地照方制服)
草纸油纸油烛炭醋生姜桂圆(饭上久蒸煎服大补)人参(滚汤炖服其性速行四肢助力)赤金(一帖用圆肉七八枚滚帖一丸产后服定心)童便(每钟加滚汤三分姜汁一二匙冲服)二宝汤(即保胎神效方)芎归汤佛手散(药料必须拣道地照方制服)归姜汤治产后心慌。自汗之症。
当归(三钱)黑姜(七分)枣仁(一钱五分炒)大枣(五枚去核)水煎服。
补中益气汤黄(一钱五分)白术(土炒)人参当归炙草(各一钱)柴胡升麻(各三分)陈皮(五分)加生姜二片。大枣二枚。水煎服。
保胎丸淮山药(四两炒)杜仲(三两盐水炒)续断(二两酒炒)共为末。糯米糊丸。每服三钱。米汤下。凡胎欲坠者。服一剂即安。惯小产。宜常服。无不保全。
天地生人。古今无异也。古之人多寿考。今之人多夭折。岂尽立身行己间。有善不善之分哉。古语云。万恶淫为首。又云吾不淫人妻。人不淫吾女。邪色之戒。举世皆知。
至若夫妇之闲。人之大伦。所谓正色也。然斫丧过度。疾病死亡随之。盖因罔知趋避。暗犯禁忌。轻则遭灾。重则减算。不可不慎。并将养生录。保命诀。禁忌日期。附刊于后。
童子精未足而御女。(五体不满。必有难状之疾。)女子天癸始至。(阴气早泄。未免夭。)阳痿强服丹石(肾水枯竭。消竭立止。)勉强房劳(成梦泄便浊阴痿腰痛。)舟车劳顿。(入房五劳虚损。)劳力(入房多。急病亡。)赤目(入房成内瘴,)醉饱(入房五脏反复。)忿怒(入房精血凝滞。)恐惧(入房阴阳偏虚。)妇人月事未绝。(交接成血崩。)男人忍小便(入房成淋症。)房事后洗浴。(多病。)四离。四绝。四立。二分。二至日。尤宜戒之。
中国茶叶博物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图为位于浙江省杭州 ...
中国茶叶博物馆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疗养院】解放军疗养院之一。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医院中药 ...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品种齐全的解放军 ...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
解放军总医院一 ...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位于北京的解放军 ...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解放军高原骆 ...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解放军卫生 ...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特重武器伤 ...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特重武 ...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
【吴咸中工作照】吴咸中,辽宁新民人。 ...
吴咸中工作照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解放军卫生人员 ...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