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
一、凡治伤先须认明穴部,若穴不明,治则有误。故绘总穴人图及灵枢经骨度全图,以便学人参考。
一、人身骨部长短有尺寸,古抄灵枢经骨度,绘出以便刺缪。用法,中指同身寸为准。
一、人之穴部总多,一穴有几名之呼,难以辨别,故照洗冤录人图绘阅,有致命不致命处,易于分别。
一、凡人之脱骱断骨,其骨骱包于肉里,外视难明,恐有差误,故照骨图绘明,可辨其骱之形,其骨之状。临症时虽于肉里,能洞悉其形状,学人能再于枯髅上细细辨明更详。
一、治伤制器具,以辅手法之成功。应用之器具亦绘图形,使学人依样立法。
一、周身名位骨图甚多,恐难熟记,故录其注释会集一篇。学人诵而熟之,则了然心目矣。
一、治伤须明其脉理,与症合参,庶不误耳。兹叙其略,若要精微,须详脉诀。
一、三十六则参正骨心法之精义,合平日试验之真传分为条则,使学人熟读,可括症治诸法之要。
一、凡三十六则内应用诸方,俱以经验,奈其汤液药名总众,记忆良难,浑括为歌,易于成诵也。
一、所编歌括,其中平仄韵脚不计者,因限其汤名药名,难以更易也。
末附诸方,抄集伤科各家之秘,虽未经试验,不敢擅删,以备明眼之采择。
一、又附急救良方,以便一时之取用,并广学人之心胸,可行方便。
项发以下至脊骨长二寸半(自后发际以至大椎项骨三节处也)。
按∶头部折法,以前发际至后发际,折为一尺二寸。如发际不明,则取眉心直上,后至大杼骨,折作一尺八寸,此为直寸。横寸法以眼内角至外角,此为一寸。头部横直寸法,并根据此。
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此以巨骨上陷中而言,即天突空处)。
缺盆之下之中,长九寸。
胸围四尺五寸。
两乳之间广九寸半(当折八寸为当)中下至天枢,长八寸(天枢,足阳明穴名,在脐旁,此指平脐而言)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横骨横长六寸半(毛际下骨曰横骨)按∶此古数,以今用上下穴法参较,多有未合,宜从后胸腹折为当。
两脾之间广六寸半(此当两股之中,横骨两头之处,俗名髀缝)按∶胸腹折法,直寸以中行为之。自缺盆中天突穴起,至歧骨际上中庭穴止,折作八寸四分。自上歧骨际下至脐心,折作八寸。脐心下至毛际曲骨穴,折作五寸。横寸以两乳相去,折作八寸。胸腹横直寸法,并根据此。
膂骨以下至尾二十一节,长三尺(膂骨脊骨也,脊骨外小而内巨。人之所以能负任者,以是骨之巨也。脊骨二十四节,今云二十一节者,除项骨三节不在内也)腰围四尺二寸按∶背部折法,自大椎至尾,通折三尺。上七节各长一寸四分一厘,共九寸八分七厘。中七节各一寸六分一厘,共一尺一寸二分七厘。第十四节与脐相平,下七节各一寸二分六厘,共八寸八分二厘。共二尺九寸九分六厘,不足四厘者,有零未尽也。直寸根据此,横寸用中指同身寸法。脊骨内阔一寸,凡云第二行;挟脊一寸半,三行。挟脊三寸者,皆除脊一寸外,净以寸半三寸论。故在二行当为二寸,在三行当为三寸半也。
自柱骨下行腋中不见者,长四寸(柱骨,颈项根骨也)腋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季胁,小肋也)季胁以下至髀枢,长六寸(大腿曰股,股上曰髀,楗骨之下,大腿之上,两骨合缝之所曰髀枢,当足少阳环跳穴处也)髀枢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
横骨上廉下至内辅之上廉,长一尺八寸(骨际曰∶廉膝旁之骨突出者曰辅骨,内曰内辅,外曰外辅)内辅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长三寸半(上廉下廉,可摸而得)内辅下廉下至内踝,长一尺二寸。
内踝以下至地,长三寸。
肩至肘长一尺七寸。
肘至腕长一尺二寸半(臂之中节曰肘)。
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臂掌之交曰腕)。
本节至末长四寸半(指之后节曰本节)。
膝以下至外踝长一尺六寸。
膝以下至跗属长一尺二寸(,腿弯也。跗,足面也。膝在前,在后,跗属者凡两踝前后,胫掌所交之处,皆为跗之属也。)跗属以下至地长三寸。
外踝以下至地长一寸。
足长一尺二寸,广四寸半。
按∶骨度乃《灵枢经》骨度篇之文,论骨之长短,皆古数也。然骨之大者则太过,小者则不及,此亦言其则耳。若周身手足折量之法,用前中指同身寸法为是。同身寸量法,详刺灸照检骨格图(佚)照洗冤录尸格图(佚)
跌扑损伤,虽用手法调治,恐未尽得其宜,以致有治如未治之苦,则未可云医理之周详也。爰因身体上下正侧之象,制器以正之,用辅手法之所不逮,以冀分者复合,欹者复正,高者就其平,陷者升其位,则危证可转于安,重伤可就于轻。再施以药饵之功,更示以调养之善,则正骨之道全矣。
攀索者,以绳挂于高处,用手攀之也。
叠砖者,以砖六块分左右,各叠置三块,两足踏于其上也。
用法详于第十五则内。
腰柱者,以杉木四根,制如扁担形,宽一寸浓五分,长短以患处为度,俱自侧面钻孔,以绳联贯之。
凡腰间闪挫结气者,以常法治之。若腰节骨被伤错笋,膂肉破裂,筋斜佝偻者,用醋调定痛散,敷于腰柱上。视患处,将柱排列于脊柱两旁,务令端正。再用蕲艾做成薄褥,覆于柱上,以御风寒。用宽长布带绕向腹前,紧紧扎裹。内服药饵调治,自愈。
木板者,用极薄之杉木板。如有糕匣木板者,更妙。用法,先以白布条缠于伤处,至二三重后,将板四围覆上,又将布缠之,外再用杉篱裹于外也。
其用详于第十六则内。
夫金疮者,乃刀斧剑刃之所伤也,故名曰金疮。盖木乃春之权,金乃秋之令。春则万物始生,故春属震,乃东方甲木之气也;秋则万物凋零,故金属兑,乃西方庚金之气也。金疮之色,最喜者淡红,故吉多而凶少;最恶者紫黑,故少吉而多凶。但金属肺,患金疮者,则忌咳嗽呕哕,亟宜避风为妥。夫风属巽木,肝之气也。疮属庚金,肺之候也。如疮口被风邪所客,则木旺生火,反克肺金,而成破伤风矣。致疮口浮肿,溃烂流脓,变生诸症。甚则憎寒壮热,口噤目斜,身体强直,角弓反张,危在旦夕,救之不及者死。其看法,须辨疮口之浅深,脉象之虚实,年岁之老少,禀赋之浓薄。若胃气益旺,饮食如常,此为最善。盖脾胃属土,土生万物,为阳气之元,阳气旺则阴血易生。尤须戒怒绝欲,怒则疮口迸裂,变生肉;欲则疮口腐烂,易损新肌。所赖髓经而治,转危为安矣。凡金疮初治,轻者,当出血之时,用止血絮封固伤口,急止其血,如无所犯,待其结HT自愈;重者,筋断血飞,掺如圣金刀散,用止血絮扎住,血止后,若肿溃,去其前药,再涂玉红膏,外盖陀僧膏,止痛生肌。初服三黄宝蜡丸,若肿痛服黎洞丸;如出血过多,面黄眼黑,不可攻瘀,宜服八珍汤;甚者,独参汤,先固根本。凡初伤时,切忌热汤淋洗,恐冒汤火之毒。若伤口肿溃流脓,用甘葱煎洗净,再掺金枪铁扇散,收湿拔脓,外盖玉红膏,止痛生肌,防护风邪,可无后患。凡服汤药,必以和营养卫为主。若有伤风身热肿痛等象,视其脉浮无力,则病在太阳,宜羌活汤汗之;脉长有力,则病在阳明,宜承气汤下之;脉紧而弦,则病在少阳,宜柴胡汤和解之。若传变入里,则不治矣。夫金疮变易,各有治法,或居于边疆,偶为刀箭所伤,非得胜之药,安能治之乎!《虎铃经》曰∶人为兵器所伤出血者,必口渴甚,不可妄与热汤及热酒,须干食肥腻之物,取其解渴而已,斯无妨害;即热粥亦不宜多,饮多则血沸出不止。其所忌,盖有八焉∶一忌骂怒,二忌喜笑,三忌高声,四忌劳力,五忌妄动,六忌热羹粥饮,七忌过酒,八忌酸咸。此八者犯之,鲜有得生者。亦有不可治者九∶曰伤脑,曰伤天仓,曰伤臂中跳脉,曰伤大小肠,曰伤五脏,此九者皆死。又有难治者四∶脑破髓出,及咽喉中沸声,两目直视,并痛在不伤处。经曰∶出血不止,前赤后黑,或肌肉腐烂,寒凝坚实,其疮难愈。有此四者,皆不可疗。更按其脉之虚、细、沉、小、和、缓者生,若浮、洪、数、大、急、疾者死。如失血过多,急宜人参补气,即经所谓“阳生阴长”之义耳。
夫跌打损伤,坠堕磕之证,专从血论。或有瘀血停积,或为亡血过多,然后施治,庶不有者,宜补而行之。更察其所伤上下轻重浅深之异,经络气血多少之殊,先逐其瘀,而后和营止痛,自无不效。《内经》云∶形伤则痛,气伤则肿。又曰∶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凡打扑闪错,或恼怒气滞、血凝肿痛,或因叫号血气损伤,或过服克伐之剂,或外敷寒凉之药,致气血凝结者,宜活血顺气之法。夫损伤杂证,不及备载,俱分门晰类,详列于后,学人宜尽心焉。
是跌打损伤之证,恶血留内,则不分何经,皆以肝为主。盖肝主血也,败血必归于肝。
其痛多在胁肋小腹者,皆肝经之道路也。宜疏肝、调血、行经为主。王好古云∶登高坠下、撞打等伤,心腹胸中停积瘀血;或气瘀攻冲,昏迷不醒,或寒热往来,日轻夜重,变症多端,医者不审其原,不切脉之虚实,不分经络脏腑,妄投药剂,枉死者多矣。故临症时,须察脉之虚实,审症轻重,药配君臣佐使,治分老幼强弱,即从上、中、下三焦分别部位∶若瘀在上而吐血者,宜犀角地黄汤;在中者,桃仁承气汤;在下者,抵当汤。虚人,宜佐以四物汤。
若瘀散,复元通气散调之。或伤处青肿坚实,痛难转侧,脉涩而滞者,防其气瘀上冲,宜投参黄散逐瘀,又宜复元活血汤。或受伤日久才医者,败血坚凝,宜服紫金丹逐瘀;又祛伤散疏通为要,俟其色散淡,血和痛止为度。或有牙关紧闭,用通关散吹入鼻中取嚏,投三黄宝蜡丸或夺命丹。如口开纳药者可治,不纳药者危。须忌湿地当风坐卧,忌食生冷硬物,忌服寒凉药饵,恐其血凝难化,遗留后患也。凡视重伤,先解开衣服,遍观伤之重轻,穴之致命与否,察色闻声,脉探虚实。如六脉和缓者生;九候不调者死。阴囊内有肾子者,可治;如入小腹者,不治。如牙关闭,急用开牙散搽之,若能苏醒,再投黎洞丸,或可挽回。医者须细心审察,不可草率误人。
凡至险之症,有气管全断者,不治;若稍连续者,可治。或气管捏扁,气塞不通,医将二指拈正其管,用通关散吹鼻取嚏可也。或天柱骨断,额冷脉绝者死。或囟门骨破、髓出者不治。若内膜不穿,髓不出者可治。或食饱受伤,及跌损五内者不治,若过得三日,可治。或耳后寿台骨破,血流不止者难治。胸口大痛,青色裹心者死。两乳重伤痛极,呼吸不得者难治。或肾囊皮破,肾子挂出者可治;肾子入小腹者不治。或腰眼重伤,内肾离位,或笑或哭者立死。或胃肠受伤,吐粪或泄粪者立死。孕妇足踢小腹者难治。重伤后,气出不收,眼开者,不治。口如鱼嘴,吹沫缠风者,不治。小腹重伤,不分阴阳者,难治。
或跨物失足,骑伤阳物,始而溺孔出血,继则玉茎肿胀,小便点滴不通,小腹坚实者,死于七日内,不治。又有八忌∶一忌伤脑髓出;二忌伤臂中跳脉;三忌伤小腹膀胱;四忌伤海底穴;五忌伤五内;六忌伤气海,咽喉痰声如锯物;七忌疼在不伤处,两目直视;八忌血出不止,先赤后黑,肌肉腐烂,臭秽不堪。犯此八者,难治。凡斗殴时,向上打为顺气,平打为塞气,倒插打为逆气。凡人血随气转,气顺则血顺,气逆则血逆,塞则气闭,逆则上冲。是以伤有平塞顺逆之别,若治之不辨,危在须臾。又有五绝之论∶一看两眼白睛上红筋多,则瘀血亦多,若直视无神,不治;二扳揿其指甲,血即还原者,可治,不还原者,不治;三若脚趾与手指甲俱黑者,死;四阳物缩者,不治;五脚底之色蜡黄者,难治。此五绝之症也。又有十不治之证∶颠扑损伤入于肺者,纵未即死,二七难过;左胁下伤透至内者;肠伤断者;小腹下伤入内者;证候繁多者;伤破阴子者;老人左股压碎者;血出尽者;肩内耳后伤透于内者;脉不实者。以上诸证,不必用药。
凡人从高坠下,跌伤五脏,不省人事,气塞不通者,看其两太阳及胸前胁下如何?若动,则可救。急用通关散吹鼻中,如有嚏,语声得出者,投黎洞丸,再服复元活血汤,逐瘀生新。
若迟,则不救。或有从高倒坠,天柱骨折,致颈插入腔内,而左右尚活动者,用提法治之;或打伤,头低不起,用端法治之;或坠伤,左右歪斜,用整法治之;或伤而面仰,头不能垂,或筋长骨错,或筋聚筋强,头垂不起者,用推、端、续、整四法治之。临症时,须问其或翻车坠马,或高处坠下,或打重跌倒,再问或思食不思食。若四肢无伤,精神不减,或能坐起行动者,轻;或昏睡不语,或疼痛呼号,瘀聚凝结,肿硬筋胀者,重。投三黄宝蜡丸,服接骨紫金丹,敷万灵膏,熨定痛散。手法详后。
中国茶叶博物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图为位于浙江省杭州 ...
中国茶叶博物馆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疗养院】解放军疗养院之一。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医院中药 ...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品种齐全的解放军 ...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
解放军总医院一 ...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位于北京的解放军 ...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解放军高原骆 ...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解放军卫生 ...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特重武器伤 ...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特重武 ...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
【吴咸中工作照】吴咸中,辽宁新民人。 ...
吴咸中工作照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解放军卫生人员 ...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