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
男妇两科同一治,所异调经崩带。嗣育胎前并产后,前阴乳疾不相同。
【注】妇人诸病,本与男子无异,故同其治也。其异于男子者,惟调经、经闭,带浊、崩漏、瘕、生育子嗣、胎前产后诸病,及乳疾、前阴诸证不相同耳。故立妇人一科,以分门而详治焉。业是科者,必先读方脉、心法诸书,然后读此,自有豁然贯通之妙。
先天天癸始父母,后天精血水谷生,女子二七天癸至,任通冲盛月事行。
【注】先天天癸,谓肾间之动气,乃禀自父母,资其始也;后天精血,谓水谷之所化,得之形成之后,资其生也。经曰女子一七而肾气盛,谓肾间动气盛也。二七而天癸至,谓先天癸水中之动气,至于女子胞中也。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皆起于胞中,所以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能有子也。
不孕之故伤任冲,不调带下经漏崩,或因积血胞寒热,痰饮脂膜病子宫。
【注】女子不孕之故,由伤其任、冲也。经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能有子。若为三因之邪伤其冲任之脉,则有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经漏、经崩等病生焉。或因宿血积于胞中,新血不能成孕;或因胞寒热,不能摄精成孕;或因体盛痰多,脂膜壅塞胞中而不孕。皆当细审其因,按证调治,自能有子也。
月经三旬时一下,两月并月三居经,一年一至为避年,一生不至孕暗经。
【注】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经三旬一下与之相符,故又谓之月水、月信也,女子月经一月一行者,其常也。或先或后,乃其病也。然亦有两月一行,谓之并月者;有三月一行,谓之居经者;有一年一行,谓之避年;有一生不行而依然能孕育,谓之暗经者。此所禀之不同,而亦非病,不须治也。
经期吐血或衄血,上溢妄行曰逆经。受孕行经曰垢胎,受孕下血漏胎名。
【注】妇女月经一月一下,此其常也。若经行而吐血、衄血,上溢妄行者,是谓逆经。
有受孕之后,月月行经而产子者,是谓垢胎。有受孕数月,其血忽下而胎不陨者,是谓漏胎。此皆月经之异乎常者也。
石瘕寒气客胞中,状如怀子不经行。胞闭热气迫肺咳,伤心气血不流通。
【注】经曰∶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寒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此论经闭,因寒气客于下,故病石瘕,而不病肺劳也。经曰∶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于肺,心气不得不通,故月事不来也。此论胞脉闭,因热气攻于上,故迫肺作咳,病肺劳而不病石瘕也。
二阳之病发心脾,不月有不得隐曲。血枯其传为风消,息贲者死不能医。
【注】二阳者,阳明胃也。女子有隐曲不得之情,则心脾气郁不舒,以致二阳胃病,饮食日少,血无以生,故不月也。血虚则生内热,愈热愈虚,肌肉干瘦如风之消物,故名曰风消也。火盛无制,心乘肺金,金气不行,不能运布。水精留于胸中,津液悉化为痰,咳嗽不已,日久成劳,传为息责,则不能医矣。息贲者,喘也。
脱血过淫产乳众,血枯渐少不行经。骨蒸面白两颧赤,懒食消瘦咳嗽频。
【注】失血过多,面与爪甲之色俱浅淡黄白,乃脱血病也。或因过淫精竭,或因产多乳众,伤血血枯,经来渐少,二三月后经闭不行,以致证见骨蒸肌热,面色枯白,两颧红赤,懒于饮食,皮干消瘦,咳嗽频频不已,多成虚损之证。
男劳已详心法内,女损阴血传风消;或因病后素禀弱,经闭咳嗽血风劳。
【注】男子虚劳治法,已详于《杂病心法要诀·虚劳门》内。女子之劳多因损其阴血,或因病后伤其阴血,或原素禀阴血不足。然必见阴亏骨蒸,血枯经闭,咳嗽日久不已之证,始名曰劳。若不咳嗽,则谓之虚,不可谓之劳也。风消者,古劳证名也。女子曰血风劳者,盖以《内经》曰劳风发于肺下,是谓虚病之人感受风邪,则肺受之,故始病必先咳嗽也;若不先解风邪而即补者,未有不因久嗽不已而成劳者也,故曰血风劳也。
妇人七七天癸竭,不断无疾血有余;已断复来审其故,邪病相干随证医。
【注】妇人七七四十九岁时,天癸竭,地道不通,当月水不下。若月水不断,不见他证,乃血有余,不可用药止之。若已断,或一年或三五年复来者,当审其有故无故,是何邪所干,随证医治也。
淋沥不断名为漏,忽然大下谓之崩。紫黑块痛多属热,日久行多损任冲。脾虚不摄中气陷。暴怒伤肝血妄行。临证察因须细辨,虚补瘀消热用清。
【注】妇人经行之后,淋沥不止,名曰经漏。经血忽然大下不止,名为经崩。若其色紫黑成块,腹胁胀痛者,属热瘀;若日久不止,及去血过多而无块痛者,多系损伤任、冲二经所致。更有忧思伤脾,脾虚不能摄血者;有中气下陷不能固血者;有暴怒伤肝,肝不藏血而血妄行者。临证之时,须详审其因,而细细辨之。虚者补之,瘀者消之,热者清之。
治之得法,自无不愈。
荆芩四物汤
崩漏血多物胶艾,热多知柏少芩荆。漏涩香附桃红破,崩初胀痛琥珀攻。日久气血冲任损,八珍大补养荣宁。思虑伤脾归脾治,伤肝逍遥香附青。
【注】崩血、漏血去血过多者,宜用胶艾四物汤补之,如属热多者,宜用知柏四物汤清之;热少者,宜用荆芩四物汤和之。若漏血涩少,此属血滞,宜用四物汤加香附、桃仁、红花破之。若崩血初起胀痛,此属瘀凝,宜用琥珀散攻之,崩漏日久,气血已亏,冲伍伤损者,宜用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量补其损伤。若因思虑伤脾者,宜用归脾汤补之;恚怒伤肝者,宜用逍遥散加炒香附、青皮平之。
胶艾四物汤四物汤琥珀散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归脾汤逍遥散
(方俱见前调经汇方内)
补中益气汤益胃升阳汤
气陷补中益气举,保元升柴归术陈,益胃升阳加芩曲,腹痛加芍嗽减参。
【注】崩漏日久,脾伤食少,中气下陷,不能载血者,宜用补中益气汤、益胃升阳汤升举之。补中益气汤即人参、黄、甘草(保元汤)加升麻、柴胡、当归、白术、陈皮也。益胃升阳汤即补中益气汤加黄芩,神曲也。若腹痛者,宜加白芍药,有热者用黄芩,无热者用肉桂调之;咳嗽者,肺热也,减人参。
调经升阳除湿汤
夹水水泻不甚弱,调经升阳除湿汤∶草升柴归苍术,羌独本蔓荆防。
【注】崩漏下血夹水,或日水泻一二次,形气不甚弱者,宜用调经升阳除湿汤。其方即黄、甘草、升麻、柴胡、当归、苍术、羌活、独活、本、蔓荆子、防风也,以风药先胜其湿。若形气虚弱者,则当加人参、陈皮,合补中益气汤,补中胜湿可也。
失笑散地榆苦酒煎
杀血心痛失笑散,蒲黄五灵脂定疼。崩血不已防滑脱,地榆苦酒煎止崩。
【注】崩血心腹痛甚者,名曰杀血。心痛乃血滞不散,宜用失笑散,其方即蒲黄、五灵脂也。先定其痛,痛止然后随证治之。若崩血,补之仍然不止者,当防其滑脱,宜用地榆一两,醋煎,露一宿,次早温服立止,止后随证治之,名地榆苦酒煎。
补中益气汤
黄人参白术甘草(炙,各一钱)当归陈皮(各七分)升麻柴胡(各三分)上锉,姜、枣水煎服。
益胃升阳汤
黄(二钱)人参(有嗽去之,一钱)神曲(炒,一钱五分)白术(三钱)当归(酒洗)陈皮甘草(炙,各一钱)升麻柴胡(各五分)生黄芩(秋凉不用,二钱)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或五钱,如食添,再加之;如食减,只服三钱,或更减之,不可多服。水煎,去滓,热服。
升阳除湿汤
黄苍术羌活(各一钱五分)防风本升麻柴胡甘草(炙,各一钱)独活(五分)蔓荆子(七分)上咀,水五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滓,稍热服。空心服毕,待少时,以早膳压之。
失笑散
五灵脂蒲黄(各等分)上为细末,先用酽醋调二钱,熬膏,入水一盏,煎至七分,食前热服,良验。
地榆苦酒煎
地榆(一两)醋煎,露一宿,次早温服立止。止后随证调治之(苦酒,即醋也)。
血竭散
乘脏虚兮风冷干,饮食内与血相抟,因成血坚牢固,胁腹胀痛热而烦。少食多忘头汗出,血竭归芍蒲桂延。
【注】妇人产后经行之时,脏气虚,或被风冷相干,或饮食生冷,以致内与血相抟结,遂成血。牢固不移,胁腹胀痛,内热心烦,食少善忘,但头汗出者,宜用血竭散,即血竭、当归、赤芍、蒲黄、桂心、延胡索也。
带下劳伤冲与任,邪入胞中五色分,青肝黄脾白主肺,血黑肾赤属心,随人五脏兼湿化,治从补泻燥寒温,更审疮脓瘀血化,须别胞膀浊与淫。
【注】带下者,由于劳伤冲任,风邪入于胞中,血受其邪,随人脏气湿热,湿寒所化。
故色青者属肝,为风湿;色赤属心,为热湿;色黄属脾,为虚湿;色白属肺,为清湿;色黑属肾,为寒湿也。其从补、从泻、从燥、从涩、从寒、从温,则随证治之。更审其带久淋沥之物,或臭或腥秽,乃败血所化,是胞中病也;若似疮脓,则非瘀血所化,是内痈脓也。若如米泔,兼尿窍不利,乃膀胱白浊病也;若尿窍通利,从精窍出,或如胶粘,乃胞中白淫病也。
邪入胞中吴茱萸,赤粘连栀青防栀,白主益气黑六味,黄淡六君或归脾。
【注】带下因六淫之邪入于胞中者,宜吴茱萸汤。若色赤、色黄而浊粘者,热也。色黄者,加黄连、栀子;色青者,加防风、栀子。若色白、色黑而清稀者,虚寒也。色白者,用补中益气汤;色黑者,用六味地黄汤。色黄而淡者,宜六君子汤,或加味归脾汤,分证调治可也。
吴茱萸汤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汤六君子汤归脾汤
(方俱见首卷汇方)
加味四物汤
胞中冷痛乃寒湿,四物附子桂姜宜,臭腥兼合知柏用,久滑升柴龙牡脂。
【注】带下而胞中热痛,乃热湿也。今胞中冷痛,乃寒湿也。宜四物汤加川附子、炮姜、官桂服之。日久滑脱者,加升麻、柴胡举之,龙骨、牡蛎、赤石脂涩之。
四物汤
(方见前调经门汇方内)
清白散
带下湿热清白散,四物姜炭草柏椿,赤榆荆芩湿二术,滑加龙牡久合君。
【注】带下,五色带下也。皆湿热所化,宜用清白散。其方即四物汤加姜炭、甘草、黄柏、椿皮也。色赤加地榆、荆芥、黄芩;湿加苍术、白术;滑加龙骨、牡蛎。久则合四君子汤也。
四物汤四君子汤
(俱见前调经门汇方内)
导水丸万安丸
带下有余皆湿化,少腹胀疼污水绵,导水牵滑芩军热,万安牵椒茴木寒。
【注】五色带下,皆从湿化。若少腹胀痛,污水绵绵,属湿热者,宜用导水丸。其方即牵牛、滑石、黄芩、生军,治热有余也。属湿寒者,宜用万安丸。其方即牵牛、胡椒、小茴香、木香,治寒有余者也。
威喜丸固精丸
瘀化疮脓浊淫病,虚实寒热酌其宜,威喜蜡苓固精菟,韭味桑苓龙牡脂。
【注】带下有因瘀血所化,或疮疡脓出及白浊、白淫者,皆带下类也。其虚实寒热,当酌其宜。药用威喜丸,即黄蜡、茯苓也;固精丸,即菟丝子、韭菜子、五味子、桑螵蛸、茯苓、龙骨、牡蛎、赤石脂也。
清白散
当归盐黄柏炒白芍樗根皮生地川芎贝母(各一钱)炮姜甘草(各五分)上锉,生姜三片,水煎服。
导水丸
牵牛(头末)滑石(水飞)黄芩川大黄上末,蒸饼为丸,量虚实服。
万安丸
牵牛(头末)胡椒木香小茴香(焙,各等分)上末,水泛为丸,量虚实服。
威喜丸
白茯苓(去皮作块,用猪苓二钱半,同于磁器内煮二十余沸,出,晒干,不用猪苓,四两)黄蜡(四两)上以茯苓为末,炼黄蜡为丸,如弹子大。空心细嚼,满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为度。忌米醋,只吃糠醋。
忌动气。
固精丸
牡蛎(粉)菟丝子(酒蒸,焙)韭子(炒)龙骨五味子白茯苓桑螵蛸(酒炙)白石脂(各等分)上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下。
五积六聚分脏腑,七八瘕气血凝。积不动有定处,瘕聚推移无定形。痞闷不宣气雍塞,未成坚块血瘀名。蓄久不散成血蛊,产后经行风冷乘。
【注】五脏气积名曰积,故积有五证。六腑气聚名曰聚,故聚有六证。《难经》有心、肝、脾、肺、肾五脏之积,而无六聚。盖以积为血病,而聚为气病也。故李杲有五积丸方治法。《巢氏病源》载七八瘕,但有八瘕名证,而无七病形。其他方书亦不概见。大抵又以为气病,而瘕为血病也。夫病皆起于气,必气聚而后血凝,不必过泥于黄、青、燥、血、脂、狐、蛇、鳖等名,但以牢固不移有定处者,为为积;推移转动,忽聚忽散者,为瘕为聚可也。故曰∶者,征也,言有形可征也。瘕者,假也,言假物成形也。若夫痞者,痞闷不通,气道壅塞之谓也。瘀血者,血瘀腹中未成坚块也。蓄之既久,必成血蛊矣。凡此诸证,皆由新产之后,经行之时,不知谨避,以致风冷外袭,邪正相搏,结于腹中而成也。
大七气汤
妇人一切瘕病,上下攻疼七气汤,藿香益智棱莪术,甘桔青陈肉桂香。
【注】妇人一切瘕,随气上下攻筑疼痛者,宜大七气汤。其方即藿香叶、益智仁、京三棱、蓬莪术、甘草、桔梗、青皮、陈皮、肉桂心、木香也。
乌药散
经行产后食生冷,脏气相搏结块形,牢固不移日渐长,开滞消积温散行。乌药散乌桃莪术,木香当归青桂心。
【注】妇人经行、产后贪食生冷之物,与脏气互相抟聚,结成坚块,牢固不移,日渐长者,治宜开滞消积。用乌药散,即乌药、桃仁、莪术、木香、当归、青皮、桂心,以温散之自愈。
助气丸
三焦痞满胸膈闷,气不宣通助气清,白术三棱蓬莪术,枳壳槟榔香与陈。
【注】妇人胸膈痞闷,谓之痞。由于气壅不宜所致,宜助气丸,即青皮、白术、三棱、莪术、枳壳、槟榔、木香、陈皮,为丸服也。
中国茶叶博物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图为位于浙江省杭州 ...
中国茶叶博物馆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疗养院】解放军疗养院之一。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医院中药 ...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品种齐全的解放军 ...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
解放军总医院一 ...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位于北京的解放军 ...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解放军高原骆 ...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解放军卫生 ...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特重武器伤 ...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特重武 ...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
【吴咸中工作照】吴咸中,辽宁新民人。 ...
吴咸中工作照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解放军卫生人员 ...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