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 中医古籍 > 清朝 > 正文

寿世青编

信息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7/12/5

勿药须知

仙曰∶古神圣之医,能疗人之心,预使不至于有疾。今之医者,惟知疗人之疾,而不知疗人之心,是犹舍本而逐末也。不穷其源而攻其流,欲求疾愈,安可得乎?殊不知病由心生,孽由人作。佛氏谓一切唯心造,良不诬矣。所以人之七情内起,正性颠倒,以致大疾缠身,诚非医药所能治疗,盖药能治五行生克之色身,不能治无形之七情;能治七情所伤之气血,不能治七情忽起忽灭、动静无端之变幻。故仙又曰∶医不入刑官之家,药不疗不仁者之疾。盖福有所主,祸有所司,报复之机,无一不验。因有天刑之疾,自戕之疾。

其天刑之疾,由夙世今生所积过愆,天地谴之以致斯疾,此孽源于心也;其自戕之疾者,风寒暑湿之所感,酒色性气之所伤,六欲七情生于内,阴阳二气攻于外,此病生于心也。《仙经》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噫!将从何处炼乎?总不出于心耳。故凡思虑伤心,忧悲伤肺,忿怒伤肝,饮食伤脾,淫欲伤肾。药之所治,只有一半,其一半则全不系药力,唯要在心药也。或曰∶何谓心药?引林鉴堂诗曰∶自家心病自家知,起念还当把念医,只是心生心作病,心安那有病来时?此之谓心药。以心药治七情内起之病,此之谓疗心。予考历代医书之盛,汗牛充栋,反复详明,其要主于却疾。然《内经》有一言可以蔽之,曰“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也。

治有病不若治于无病,疗身不若疗心。吾以为使人疗,尤不若先自疗也。

疗心法言

《素问·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老子曰∶人生以百年为限,节护乃至千岁。如膏之小炷与大炷耳。人大言我小语,人多烦我少记,人悸怖我不怒。淡然无为,神气自满。此长生之药。

刘河间曰∶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根据气立,气合神存。

修真之士,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持满御神,专气抱一。以神为车,以气为马。神气相合,可以长生。又曰∶全生之术,形气贵乎安,安则有伦而不乱。精神贵乎保,保则有要而不耗。故保养之道,初不离乎形气精神。

达摩曰∶心不缘境,住在本源。意不流散,守于内息。神不外役,免于劳伤。人知心即气之主,气即形之根。形者气之宅,神形之具,令人相因而立。若一事有失,即不合于至理,可能久立焉?老子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直指》曰∶清谓清其心源,静谓静其气海。心源清则外事不能扰,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欲不能作,精全而复实。

《指归》曰∶游心于虚静,结志于微妙,委虑于无欲,指归于无为。故能达生延命,与道为久。

《妙真经》曰∶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

《元道真经》曰∶生可冀也,死可畏也。草木根生,去土则死。鱼鳖沉生,去水则死。人以形生,去气则死。故圣人知气之所在,以为身宝。

《仙经》曰∶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令内三宝不逐物而流,外三宝不诱中而扰。

又曰∶毋劳尔形,毋摇尔精。归心静默,可以长生。

《定观经》曰∶惟令定心之上,豁然无覆;定心之下,旷然无塞。旧孽日销,新孽不造。无所挂碍,迥脱尘病。

又曰∶唯灭动心,不灭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

重阳祖师曰∶老人于十二时中,行住坐卧,一切动中,要把心似泰山,不摇不动,谨守四门,眼耳鼻口,不令内入外出。此名养寿,要紧。

《真人大计》曰∶奢懒者寿,悭靳者夭,放散劬劳之异也。田夫寿,膏粱夭,嗜欲多少之验也。处士少疾,游子多患,事务简烦之殊也。故俗人竞利,道士罕营。

《唐书》曰∶多记损心,多言耗气。心气内损,形神外散,初虽不觉,久则为弊。

《元始真经》曰∶喜怒损性,哀乐伤神,性损则害生,故养性以全气,保神以安身,气全体平,身安神逸。此全生之诀也。

《洞神经》曰∶养生以不损为延年之术,不损以为有补卫生之经。

《天真论》曰∶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

《庄子》曰∶能遵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又曰∶吾生也有涯,而智也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矣已而。为智者,殆而已矣。

《秋声赋》云∶奈何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此士大夫通患也。又曰∶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人常有多思多忧之患,方壮遽老,方老遽衰。反此亦长生之法。

孙思邈曰∶多思则神殆,多念则智散,多欲则智昏,多事则劳形,多言则气乏,多笑则伤藏,多愁则心慑,多乐则语溢,多喜则妄错昏乱,多怒则百节不定。

《小有经》曰∶才所不胜而强思之,伤也;力所不任而强举之,伤也;深忧而不解,重喜而不释、皆伤也。

《淮南子》曰∶太喜坠阳,太怒破阴,是以君子有节焉。

《玄珠》曰∶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脉络伤,伤阳则衄血,伤阴则下血。

《书》曰∶行走勿语,伤气,语多则住而再语。笑多则肾转腰疼。

《神仙传》曰∶养寿之道,但莫伤之而已。

《素问》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真训》曰∶眼者身之镜,耳者体之牖,视多则镜昏,听众则牖闭。面者神之庭,发者脑之华,心悲则面焦,脑减则发素。精者体之神,明者神之宝,劳多则精散,营竟则明消。

《妙真经》曰∶视过其目者明不居,听过其耳者精不守,爱过其心者神不居,牵过于利者动则惧。

《真诰》曰∶镜以照面,智以照心,镜明则尘垢不染,智明则邪恶不生。

《阴符经》曰∶淫声美色,破骨之斧锯也。世之人不能秉灵烛以照迷情,持慧剑以割爱欲。流浪生死之海,害生于恩也。

《河图帝视萌》曰∶侮天地者凶,顺天时者吉,春夏乐山高处,秋冬居卑深藏。吉利多福,寿考无穷。

《西山记》曰∶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乎天地,应乎万类,和之于始,和之于终,静神灾想,生之道也。

《卫生诀》云∶凡人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减之一息则寒,加之一息则热。脏腑不和,诸疾生焉。故元气在保养,谷神在守护。

吕洞宾曰∶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精生气,气生神,神自灵也。是故精绝则气绝,气绝则命绝也。是故精气神,人身之内三宝也。

齐丘子曰∶乔松所以能凌霜雪者,藏正气也;美玉所以能犯烈火者,蓄至精也。是以大人昼运灵旗,夜录神芝,觉所不觉,思所不思,可以冬御风而不寒,夏御火而不热。故君子藏正气,可以远鬼神,伏奸佞。蓄至精者,可以保生灵,跻福寿,是以贵乎养气也。

《素问》曰∶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长有天命。

又曰∶食风者灵而延寿算,食谷者多智而劳形神,食草者痴愚而力足,食肉者勇鄙而多嗔,服气者常存而得道。

《传》曰∶杂食者,百病妖邪所钟。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所以服气者千年不死,故身飞于天,食谷者千百皆死,故形归于地。

《白玉蟾》曰∶薄滋味以养气,去嗔怒以养性,处卑下以养德,守清静以养道。

学山曰∶食饮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动静以敬,心火自定;宠辱不惊,肝木自宁;恬然无欲,肾水自足。

益州老人曰∶凡欲身之无病,必须先正其心,使其心不乱求,心不狂思,不贪嗜欲,不着迷惑,则心君泰然矣。心君泰然,则百骸四体虽有病不难治疗。独此心一动,百患为招,即扁鹊华佗在旁,亦无所措手乎。

林鉴堂安心诗

我有灵丹一小锭,能医四海群迷病。些儿吞下体安然,管取延年兼接命。安心心法有谁知?却把无形妙药医。医得此心能不病,翻身跳入太虚时。念杂由来业障多,憧憧扰扰竟如何?驱魔自存玄微诀,引入尧天安乐窝。人有二心方显念,念无二心始为人。人心无二浑无念,念绝悠然见太清。这也了时那也了,纷纷攘攘皆分晓。云开万里见清光,明月一轮圆皎皎。四海遨游养浩然。心连碧水水连天。津头自存渔郎问,洞里桃花日日鲜。

《性理》曰∶夫人之心,皆明镜也。圣人特不尘之耳。夫人之心,皆止水也,圣人特不波之耳。又朱晦曰∶学人常要提醒此心,惺惺不昧,如日中天,群邪自息,同一旨也。

养心说

夫心者,万法之宗,一身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与天地而可通,为神明之主宰,而病否之所由系也。盖一念萌动于中,六识流转于外,不趋乎善,则五内颠倒,大疾缠身。若夫达士则不然,一真澄湛,万祸消除。老子曰∶夫人神好清而人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盂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所以妄想一病,神仙莫医。正心之人,鬼神亦惮,养与不养故也。目无妄视,耳无妄听,口无妄言,心无妄动。贪嗔痴爱,是非人我,一切放下。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宜过扰。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信其自去,忿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此养之法也。

养肝说

夫肝者,魂之处也,其窍在目,其位在震,通于春气,主春升发动之令也。然木能动风,故《经》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又曰∶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设气方升,而烦劳太过,则气张于外,精绝于内。春而邪辟之气积久不散,至夏未痊,则火旺而真阴如煎,火炎而虚气逆上,故曰煎厥。按《脉解论》曰∶肝气失治,善怒者名日煎厥。戒怒养阳,使生生之气相生于无穷。又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菀,结也。怒气伤肝,肝为血海,怒则气上,气厥则绝,所以血菀上焦,相迫曰薄,气逆曰厥,气血惧乱,故曰薄厥。积于上者,势必厥而吐也。薄厥者,气血之多而盛者也。所以肝藏血,血和则体泽,血衰则枯槁,故养肝之要在乎戒念,是摄生之第一法也。

服药须知

夫病之所由来,因放逸其心,逆于生乐,以精神殉智巧,以忧患殉得失,以劳苦殉礼节,以身世殉财利。四殉不置,心为之病也。极力劳形,躁暴气逆,当风饮酒,食嗜辛咸,肝为之病矣。饮食失节,温凉失度,久坐久卧,大饱大饥,脾为之病矣。呼叫过常,辨争陪答,冒犯寒暄,恣食酸咸,肺为之病矣。久坐湿地,强力涉远,纵欲劳形,三田漏溢,肾为之病矣。

五病即作,故未老而羸,未羸而病,病至则重,重则必毙。呜呼!是皆弗思而自取之也。今既病矣,而后药之,得非临渴掘井乎!然必以慎起居,戒暴怒,简言语,清心寡营,轻得失,收视听,节饮食,忌肥浓、炙、生冷。凡食勿顿而多,任可少而频,食不欲急,急则伤脾,法宜细嚼缓咽,勿太热,勿太冷,又不得杂,杂则物性或有相反,则脾与胃不大可虑哉!苟能慎之,服药自效。设仍率性任情,不守戒忌,岂特药力无功,而其疾更剧矣,是不可不慎。


煎药有法

慎用水。按方书所载。


长流水

即千里水,但当取其流长而来远耳。不可泥于千里之外者,以取其来远通达。

用以煎治手足四肢病,及通利二便之药也。


急流水

湍上峻急之流水也,以其急速而达下,取以煎利二便及足胫之风湿药也。


顺流水

其性顺而下流,故亦取治下焦腰膝之病,及二便之药也。


逆流水

慢流洄澜之水也,以其逆而倒流,取其调和发吐痰饮之药也。


半天河水

即长桑君授扁鹊饮以上池之水,乃竹篱藩头管内所盛之水也,取其自天而降,未受下流重浊之气,故可以炼还丹、调仙药之用。


春雨水

立春日,空中以器盛接之水,其性始得春升生发之气,可以煎补中气及清气不升之剂。古方谓妇人无子者,于立春日清晨,以器盛空中之雨水,或者日百草晓露之水,夫妻各饮一杯,还房当即有孕,取其资始资生,发育万物之意耳。


秋露水

其性禀收敛肃杀之气,取煎祛祟之药,及调敷虫疥癣疮风癞之用。


井华水

清晨井中第一汲者,其天一真元之气浮结水面,取煎滋阴之剂及修炼丹药之用。


新汲水

井中新汲未入缸瓮者,取其无所混浊,用以煎药为洁。


甘澜水

以器盛水,又以器扬濯之,使其珠沫盈于水面,约以百次为度,取其性变温柔,能理伤寒阴症。


潦水

即无根水,山谷中无人处,新坎中水也,取其性止而不流,且有土气,清者可煎调脾胃补中气之剂。


冬霜水

阴盛则露结而为霜,霜能杀物,性随时异也。解酒毒,治热病。收霜法,鸡羽刷,贮瓶密封候用,一方治寒热症,秋霜一钱,热酒送下,奇效如神。


腊雪水

冬至后第三戊为腊,其水解时疫丹石毒。煎茶煮粥,止消渴,洗目赤如神,及调和杀虫药用。


阴阳水

即生熟水,新汲水合百沸汤,和匀是也。入烧盐饮之,消醉饱过度。霍乱肚胀者,饮一二升,吐出痰食即痊。凡霍乱呕吐,不能令纳食,其势危者,先饮数口即定。


菊英水

蜀中有长寿源,其源多菊花,而流水皆菊花香,居人饮其水者,寿皆二三百岁。故渊明好植菊花。日采其华英浸水烹茶,期延年也。夫《本草》虽有诸水之名,而未及其用,今特表而出之。

按《千金方》云∶煎人参须用流水,用止水即不验。今甚有宿水煎药,不惟无功,恐有虫毒,阴气所侵,益蒙其害。即滚汤停宿者,浴面无颜色,洗身成癣。已上诸水,各有所宜,临用之际,宜细择焉。

慎火候,按方书所载。


桑柴火

桑木能利关节,养津液,得火则良。《抱朴子》云∶一切仙药,不得桑煎不服。桑乃箕星之精,能助药力,除风寒痹痛。久服不患风疾故也。


栎炭火

宜炼一切金石之药,以其坚也。


金粟火

即粟米壳也,炼丹药用。


炭火

宜烹煎焙炙百药丸散。


白炭

误吞金银铜铁在腹,烧红急为末煎汤呷之,甚者刮末一钱,井水调服,未效再服。又解水银轻粉毒。


石炭

今西北所烧之煤即是,不入药用。


芦荻火竹火

宜煎一切滋补药。

按火有文武。从容和缓,不疾不徐,文火也。恐炽焰沸腾,则药汁易涸,气味不全耳,并用纸蘸水封器口煎之。如煎探吐痰饮之剂,当用武火,取其急速而发吐之也。

慎煎器。必用砂铫瓦罐。如富贵家,净银之器,煎之更妙。切忌油秽腥气,铜、锡、铁锅。或煎过他药者,必涤洁净。器口用纸蘸水封之。

慎煎药之人。有等鲁莽者,不按水火,率意煎熬,或药汁太多而背地倾藏,或过煎太少而私搀茶水,供应病患,惟图了事。必择谨慎、能识火候者,或亲信骨肉,按法煎造。其去渣必用新绢滤净,取清汁服。

慎服药。凡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而后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饥食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食而在夜。在上不厌频而少,在下不厌频而多。少服则滋润于上,多服即峻补于下,其药气与谷气不欲相逢,食气下则服药,药气退则进食,有食前食后服,宜审此意。


服药忌食

凡服药,不可杂食肥腻、鱼酢、陈羹、犬豕诸肉,及胡荽、生蒜、葱韭、生菜、瓜果、生冷、滑滞之物。并忌见死尸、产妇、淹秽等事。


有苍术

忌桃、李、雀肉、青鱼、蛤、菘菜。


有黄连、胡黄连

豕肉、冷水并忌。


有甘草

忌豕肉、海菜、菘菜。


有桔梗、远志、乌梅

忌豕肉、冷水、生葱。


有地黄、何首乌

忌一切血、葱、蒜、菜菔。


有半夏、菖蒲、补骨脂

忌羊肉、饴糖。


有细辛、常山

忌生菜、生葱。


有丹参、茯神、茯苓

忌一切酸味物并醋。


有牡丹皮

忌胡荽、蒜。


有仙茅、牛膝

忌牛乳、羊肉。


有苍耳

忌豕肉

有吴茱萸

忌豕心、肺、豕肉、慈姑。


有荆芥

忌河豚,一切鱼蟹。


有二冬

忌鲤鱼、鲫鱼。


有鳖甲

忌苋菜。


有泽泻

忌海蛤。


有枸杞、萆

忌牛肉、牛乳。


有肉桂、蜂蜜

忌葱。


有浓朴、蓖麻

忌炒豆。


有巴豆

忌冷水。


有薄荷

忌鳖肉。


有紫苏、丹参、龙骨

忌鲤鱼。


有商陆

忌犬肉。


有当归

忌湿面。


有附子、乌头、天雄

忌豉汁、稷米。


有土茯苓、威灵仙

忌茶、面汤。


有阳起、云母、钟乳、矾石、砂

并忌羊血。


饮食禁忌节要

(不可同食)

食猪肉

忌姜、羊肝。


猪肝

忌鱼酢。


猪心肺

忌饴。


羊肉

忌梅子、酢。


羊心、肝

忌椒、笋。


犬肉

忌蒜、鱼。


牛肉

忌姜、栗子。


牛肝、牛乳

忌鱼。


鸡肉、鸡子

同忌蒜、葱、芥、李。


鸭子

忌李。


鹌鹑

忌菌、木耳。


雀肉

忌李、酱。


鲤鱼

忌鸡、猪肝、葵菜。


鲫鱼

忌猪肝、蒜、鸡、糖。


鱼酢

忌绿豆、酱。


黄鱼

忌荞麦。


鲈鱼

忌乳酪。


鲟鱼

忌干笋。


忌柿、橘、枣。


虾子

忌鸡、豕。


李子

忌蜜。


忌葱、鱼。


忌牛肉、蜜。


梅子

忌豕肉。


胡荽、炒豆

忌豕肉。


苋菜

忌鳖。


杨梅

忌葱。


荞麦

忌豕、羊、雉肉、黄鱼。


黍米

忌牛肉、葵菜、蜜。


绿豆

忌榧子,能杀人,鱼酢。


病有十失

骄恣率性,不遵戒忌,一也。

轻命重财,治疗不早,二也。

听信巫祷,广行杀戮,不信医药,三也。

讳疾试医,言不由中,四也。

不善择医,信人毁誉,或从蓍卜,五也。

急欲速效,旦暮更张,杂剂乱投,六也。

索即写方,制炮失宜,私自加减,七也。

侍奉不得人,煎丸失法,怠不精详,八也。

寝兴不适,饮食无度,九也。

过服汤药,荡涤肠胃,十也。


病后调理服食法

凡一切病后将愈,表里气血耗于外,脏腑精神损于内,形体虚弱,倦怠少力,乃其常也。宜安心静养,调和脾胃为要,防风寒,慎起居,戒脑怒,节饮食,忌房劳,除妄想,是其切要。若犯之,即良医亦难奏功矣。勿以身命等蜉蝣,如灯蛾之扑焰,自损其躯哉!戒之戒之,例次如下。

初愈务宜衣被适寒温,如太热,发渴,心烦,助虚热;如寒,则又令外邪仍入内。

伤寒时疫,身凉脉缓,宜进青菜汤,疏通余邪,如觉腹中宽爽,再进陈仓米清汤,以开胃中谷气,一二日后,可进糜粥盏许,日三四次,或四五六次,慎勿太过。或用陈豆豉,或清爽之物过口,或清水煮白鲞,醋点极妙。再渐进活鲫鱼汤调理百日,方无食复劳复等症。

食后复发热,宜断谷即愈,服调脾胃之剂,切勿用骤补、热药,须从缓处治,能收全功。

切痛,忌食猪脂、湿面、鸡、羊、腻滞、煎炒等物,犯之复发难治。

中风后,忌服辛散香燥等药,及猪、羊、鹅、鸡、鱼腥、荞面、蛋,滞气发病等物。

病后切忌房劳,犯之舌出数寸,死。

劳嗽发热,水肿喘急,宜淡食,忌盐物。

疟痢后,忌饱食,及香甜、滑利、诸血之物,生冷、梨、瓜之类。

痈疽发背,忌同伤寒。

虚损喘咳骨蒸,忌用大热温补等药,宜服补阴药,培养真元,庶几可也。

产后切禁寒凉等物,虽在酷暑之日,亦所不宜,世多误用,以致伤生,特为拈出。

痘疹后,不善调摄,多致危殆,因其忽略保护故也。

凡病后,如水浸泥墙,已干之后,最怕重复冲激,再犯不救。今具食治方于下,为保身者之助,并利畏服药者,以便于养老慈幼云。

食治秘方

客曰∶万病皆从口入,如何食反能治病耶?盖草木药石,得五行之偏气,如人之得疾。因五脏有偏胜,则气血有偏倾。故用偏气之药物,治五脏偏胜之气血,使得归其正。然中病则已,不可过焉,过则药又反能生病也。是故饮食,人赖以养者,贪嗜之,所以有万病皆从口入之说,亦犹是耳,且五谷得五行之正气,尚有是说。盖饮养阳气,食养阴气,《内经》言之详矣。五谷为养,五果为助,血气调和,长有天命。何况今人忽而不讲,惟知药可治病,不知饮食起居之间,能自省察,得以却疾延年也,古人食治之方,良有深意,卫生者鉴之。

风门

葱粥

治伤风鼻塞,妊娠胎动,产后血晕。

用糯米煮粥,临熟入葱数茎,再略沸食之。


羊脂粥

治半身不遂,中风。

用羊脂入粳米、葱白、姜、椒、豉煮粥。日食一具,十日效。


苍耳粥

治目暗不明,及诸风鼻流清涕,兼治下血痔疮。

用苍耳子五钱取汁,和米三合,煮食。


乌鸡

治中风烦热,言语秘涩,或手足发热。

用乌鸡肉半斤,葱白一握,煮熟。入麻油、盐、豉、姜、椒,再煮令熟,空腹食。


黄牛脑子酒

治远年近日偏正头风。

用牛脑一个切片,白芷、川芎末各三钱,同入瓷器内,加酒煮熟,乘热食之,尽量而醉,醉后即卧,卧醒疾若失。


猪胰酒

治赤白癜风。

用猪胰一具,酒浸一时,饭上蒸熟食。不过十具愈。


又方

白煮猪肚一枚,食之顿尽,三个愈。切忌房事、

寒门

干姜粥

治一切寒冷,气郁心痛,胸腹胀满。

用白米四合,入干姜、良姜各一两,煮食。


生姜煎

治反胃羸弱。

生姜切片,麻油煎过为末,煮粥调食。


生姜酒

治霍乱转筋,入腹欲死,心腹冷疼。

生姜三两捣,陈酒一升,煮两三沸服,仍以渣贴疼处。


生姜醋浆

治呕吐不止。

生姜一两,醋浆两合,银器煎取四合,连渣嚼呷。又杀腹内长虫。


茱萸粥

治心气痛不止,胸腹胀满。

用吴茱萸二分,和米煮粥食之。


又方

川椒茶(治同上)。


丁香熟水

治亦同上。

丁香一二粒打碎,入壶倾滚水在内,其香勃然,大能快脾利气,定痛辟寒。


肉桂酒

治感寒身体疼痛。

用辣桂末二钱,温酒调服。腹痛泄泻,俗以生姜、吴萸、擂酒俱效,如跌扑伤坠疼痛,瘀血为患,宜用桂枝。


豆蔻汤

治一切冷气,心腹胀满,胸膈痞滞,哕逆呕吐,泄泻虚滑,水谷不消,困倦少力,不思饮食。

用肉豆蔻仁四两,面裹煨,甘草炒一两,白面炒四两,丁香五分,盐炒五钱,共为末,每服二钱,沸汤点服,空腹妙。


暑门

绿豆粥

解暑渴。

用绿豆淘净,下汤煮熟,入米同煮食之。


绿豆酒

治同上。

用绿豆蒸熟,浸酒服。


又方

加黄连少许。


桂浆

解暑渴,去热生凉,益气消痰。

官桂末一两,白蜜二两,先以水二斗煎至一斗,候冷入瓷坛中,入桂、蜜二味,搅一二百余遍,先用油纸一层,外加绵纸数层,以绳封之。每日去纸一重,七日开之,气香味美,或以蜜封,置井中一日,冰冷可口。每服一二杯,百病不作。

原标题:寿世青编
上一篇:脉因证治下一篇:随息居重订霍乱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