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 中医古籍 > 清朝 > 正文

重楼玉钥

信息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7/12/6

原叙

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何则天下虽大未若吾身之可贵也。故天下有心性之书。人心之所以死生存亡者也有医药之书人身之所以死生存亡者也故六经四子而下莫贵于医药之书。夫神农致辨于上药中药下药。周礼垂训于五气五色五声自古圣贤明哲之士未有不留心于此者。今之所谓喉科特大方中一事耳然其生死决于数日。安危判于顷刻。关系最大而世之业是科者。率学无根柢。不得真传。株守寒凉胶于偏见有识者不许也吾乡郑梅涧先生性好岐黄家言其先世得喉科秘授故于此尤精。远近无不知之。救危起死。不可胜数。余常见有垂毙者。

先生刺其颈出血如墨豁然大愈。其妙如此。而未尝受人丝粟之报。惟以利人为急殆亦范文正陆忠宣之意欤。先生秘惜此书又恐人乘危邀利故未尝授人。余幸得阅一二故喜而叙之夫天下重器尊生者不以身易。而是书之泽利济无穷则其贵重宜何如也。

嘉庆乙亥春余家居无事日取医书玩味适友人过访。出重楼玉钥示曰此书无刻本。子录一帙存阅因受而读之恍然有悟后凡遇喉症惜未解针灸仅按方投药。无不神验。乡党知有此书时。借抄写而流传未广。其中鲁鱼亥豕,指不胜屈惟以意更订一二。余则阙如也。原序不系姓氏谓作者为郑梅涧先生亦不知何许人。然辨证施治。各具神妙。非怀济世之婆心者孰能与于斯。今年夏吾津时疫流行。患喉症者极多。而治不得法往往受害余闭户养。未能遍告邻里。

私衷歉然。因与弟辈谋将此书再录稿本。寄至吴门。托孙君朴斋校订。付之剞劂则此后人人得所指南。患者即不延医而对证检方谅亦不致夭枉余心庶稍慰矣。


道光十八年岁次戊戌仲秋上浣津门冯相识

人之一身百症皆可致危。独咽喉之症尤危之危者。不炊黍间毙可立俟。虽居近良医之门。旋发旋治。犹若恨晚。

而林荒山僻之境。更可知已。余甚悯焉。余不知医。而遇古方之百试百效。为人人所传播者。手钞成帙。或刊附善书。或锓刷片纸以赠人。咽喉科一门流传者。当不下数十种。独喉科经验秘传。为程君瘦樵定本。业是科者大半宗之。佥谓外此罕有其匹者。一日黄君竹亭自津门寓书于余谓冯君石农丹崖昆季秘藏。重楼玉钥一书为喉科指南。

亟欲付梓。以公诸世。而近处鲜良工。君客吴门久。当易物色。且君亦乐为之。常若不及。窃欲以此事浼君可乎。

余闻之距跃三百。亟思睹是书冀是书之速成而广行于世也促其寄余。不两月而书至。其间或针或药诸法赅备。足以补经验秘传所不及。洵喉科中之见所未见者。爰为之选工开雕慎校。以期无负良友之委任。而副良友济世之婆心也。竹亭向与余同客燕台。嗣而客吴。阊客由拳里。皆同几砚。无间臭味。盖恂恂然为行君子也。丹崖与余亦曾晤于京邸。乐善不倦。见义必为。常隐跃于眉宇间。其兄石农则余所愿见未能者。然闻其作令山右也。有能吏声。有生佛颂。余固久信之。且即于与丹崖之同梓是书。而益信之也。书成索序于余。余不知医。又何敢论医之书。然其书则固百试百效而当为人人所传播者也。余窃愿罄竹而印是书。使人人挟是书以防患于未然。微特林荒山僻之境不能入市问药者不啻家有一医。即居近医者之门。而既有此百试百效之书亦较愈于踵其门而求试其万有一效之技矣。

是即石农诸君梓是书之意也夫。


道光十有九年岁次己亥花朝后一日桐乡孙学诗谨序于吴门之石泉古舍。


咽喉说

呼者因阳出。吸者随阴入。呼吸之间。肺经主之。喉咙以下言六脏为手足之阴。咽门以下言六腑为手足之阳。

盖诸脏属阴。为里。诸腑属阳。为表。以脏者藏也。藏诸神流通也。腑者府库。主出纳水谷糟粕转输之谓也。自喉咙以下六脏。喉应天气乃肺之系也。以肺属金。干为天。干金也。故天气之道。其中空长。可以通气息但喉咙与咽并行。其实两异。而人多惑之。盖喉咙为息道。咽中下水谷。其喉下接肺之气一云喉中三窍者。非果喉中具三窍。

则水谷与气各从一窍而俱下。肺中肺下无窍何由传送水谷入于下焦。黄帝书云。肺为诸脏之华盖。藏真高之气于肺经也。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若世人不知保元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喜怒忧思悲恐惊之七情役冒非理。百病生焉病疡既成须寻所自若喉痹乳蛾缠喉风喉闭喉疮风毒热毒等症当刺者则刺不可乱医。宜吐者则吐不可妄治须识其标本辨其虚实而攻导之不失其法临症变通功效立见其患自安。至于虚损劳瘦咳伤咽痛者此乃真阴亏竭金木不能相生而龙雷之火奔腾上灼火炎则金伤金伤高源无以蒸吻布沤。而咳血声哑咽痛干紧之症作矣。吁如症至此不惟非法可治。且百无一生。可胜言哉。

喉科总论

夫咽喉者生于肺胃之上。咽者咽也主通利水谷。为胃之系乃胃气之通道也。长一尺六寸重六两。喉者空虚。主气息出入呼吸为肺之系。乃肺气之通道也。凡九节。长一尺六寸重十二两。故咽喉虽并行其实异用也然人之一身惟此最为关要,一气之流行通于六脏六腑呼吸之经若脏腑充实。肺胃和平则体安身泰一有风邪热毒蕴积于内传在经络。结于三焦气凝血滞。不得舒畅。故令咽喉诸症种种而发苟非见症随治则风痰愈盛热毒日深渐至喉间紧闭水泄不通几何而不殒命耶。大抵风之为患好攻上而致疾者。三十六症内关咽喉为第一。

诸风秘论

有人云。喉风无非热症便乱投凉剂或误用刀针夭枉人命者众矣。若识症真先治而后调理百发百中。有可吐者有可下者。有可发散者有可洗可漱者。苟若识症未真切勿孟浪如双鹅。单鹅。重舌。木舌。重。双缠喉单缠喉。爆骨搜牙诸症乃是恶症。善候则易治。双松子。单松子。双燕口。单燕口。鱼鳞。斗底。帝中。落架。鱼口。穿颔诸症。此是善候。恶疾则难治。合架。角架。粟房。瘰掩颈。双搭。颊单搭。颊双单燕口。内外搜牙。乘枕驴嘴。

悬鱼腮。咽疮。牙痈。叉喉。边头痛夺食。肥株子。诸风。此是善症善候。但要症候认真。随轻重治之不可误投凉药。若用针刀。俱要逐一对症先用药降定然后下药调理。如此等症。务须根据方进药。未可速于求安。则轻者一匕。

重者二匕。自能取效。即信心诸药。仍须仔细详察。不可轻忽。大凡用药。自内攻出为上策。取痰攻上为中策。沉为下策。热重者。令去内热。用药取病归上。拦定风热。使其攻上不下。诚为善治者。不如是。则病入胃鬲。因传于心肺中。辄变他症。是医之罪也。切宜留心详审。慎毋轻率焉。咽在后主食。喉在前主气。十二经中。惟足太阳主表别下项。余经皆内循咽喉。尽得以病之。而统在君相二火。喉主天气属肺金。其变动为燥。燥则塞而闭。咽主地气属脾土。其变动为湿。湿则肿而胀。皆火郁上焦。致痰涎气血结聚于咽喉。肿达于外。麻痒且痛而紧。是为缠喉风。红肿于两旁兼闭塞。是为喉痹。

阴阳论

经云。痈从六腑生。疽从五脏出。皆阴阳相滞而成。气为阳。血为阴。血行脉中。气行脉外。相并周流。寒湿搏之则凝滞而行迟。为不及。火热抟之则沸腾而行速。为太过。气郁邪入血中。为阳滞于阴。血郁邪入气中。为阴滞于阳。致生诸症恶毒。然百病皆由此也。

凡头痛不止者。属外感。宜发散。乍痛乍止者。属内伤。当补虚。又有偏头痛者。(非边头风当审之)左属风与血虚。右属痰热与气虚。

辨面色论

色青者。病属肝。合散血。色黄者。病属脾滞。宜消食。色赤者。病属心。合散血清火。色白者。病属肺。宜顺气。色黑者。病属肾虚。当滋补。以上所论五色乃就诸风病症愈后而言。以识调理本经也。

斗底风

欲识人间斗底风。十分红肿在心胸。更加痰壅咽喉内。针药无功命必终。

此症初起吞咽不下但胸前红肿渐至结喉。一时难安。初起能咽水者。可治。先用角药加摩风膏少许。冷井水调噙。取痰次开风路针。(所谓开风路针者盖喉风都是风邪按穴针刺开其风壅之路使之外出也)三吹冰硼散。四用紫地汤如病势紧急汤水不能下。遍身作痛。气喘眠卧不得。循屋下行。胸前赤肿。凡吐痰涎后仍不退者。百无一治。

每初起胸前便现青筋须用破皮针。(即铍针也)针青筋边。立效。

枢扶氏曰。是症宜用雄黄解毒丸。服之。吹赤麟散。


叉喉风

叉喉之症最为殃迟了三时命不长。病者能根据方法治。管教依旧进茶汤。

男子妇人喉内生此疾者。极为急症。先咽喉作紧。风痰上涌多有绵涎内紧外浮肿不能饮食渐至咽喉紧闭。如叉叉住。甚则头面浮大其患最速。宜急治之。若一二日不知治者多致殒命先用冰硼散开窍。次用风路针三用摩风膏少许和角药调噙。取喉内痰涎并用角药敷颈外浮肿处。服紫正散加开关散如病势已极。不能开关者。不治。

按此症既速凡初起当用赤麟散吹之。其效更捷。

咽疮风

咽喉此症不为良黄烂成疮作祸殃。根据法频施无效处。必然长梦入黄粱。

初起生咽喉间。或红黄色如粟形者日久满喉成疮。及满口生者。渐变紫黑不能吞咽。先用角药次开风路针。服紫地散以冰硼散吹之。即效惟风热实症可治。若内伤咳嗽吐血后而发此症者。切不可用此等药致枉人命也。

枢扶氏曰。按咽疮一症虽曰真阴亏竭相火熏灼上升咽喉发为咽疮。最为虚损恶症。然其间虚实阴阳。亦当分别治之凡属实症。由于风热者。必须发热恶寒。疮色红黄。右脉浮数有力因病患平昔过食煎炙蕴积于胸膈。今又新受风邪。感触而发。治宜以喉科诸药投之。自然获效。若虚症。形色白而干燥不润内热口渴饮食微少疼。惟咽津液其痛更甚。此由真阴已亏。虚损所致。然内伤有二种。一属气亏为阳虚。一属血亏为阴虚。阳虚者。两寸浮数遇劳益甚而行。动则气喘此脾肺气虚穷及肾水。须培补中土。庶无差误今时医不识。以清凉利痰之剂治之。遂致喉间变生咽疮。顿成不治之症。若阴虚者。两尺洪数。重按无力现于外者。内热咳嗽吐痰衄血。或饮食日减。此肝肾阴虚不能蓄养龙雷真火盖阴虚则火旺。火旺则水竭。水竭则肾元枯涸。肾元枯涸则相火奔腾而浮上斯喉痹咽疮。痰结烦燥声哑之症作矣俗曰火烧灶门是也。其时若以六味补水真水不能骤生。以生脉保肺而久炎之肺又非参麦能疗。以八味降火。而咽喉之地难受桂附之性。以滋肾丸互治水火。而水火不能既济。惟急用甘露饮治之。使水火各安其位。

得以浚其源而安其流。能导龙归海使五行自有相生之象然后再按脉察色。分别治之。或八味六味或归脾养荣诸方佐之。自然获奏神效称为灵丹。然患者亦当早治勿待病入膏肓。虽有神丹。亦无济也。

鱼鳞风

喉间忽尔患鱼鳞。多少医家不识真。此症若求痊愈易。只须针药贵于频。

此症生在帝中之下与松子风相似但微肿处起白点。日久白点变成鳞。其鳞向下者是用冰硼散。赤麟散开风路针服紫地汤以角药加摩风膏调噙。不可用刀。此症极险难治。治与双松子同。初起未成鳞易治。若已成鳞。则饮食到喉俱作呕恶。乃属不治。或内伤咳嗽而发斯症者。万无一治。○如大便秘结不通。汤中须加犀角木通元明粉。以角药冰硼散赤麟散。相间吹噙勿断。用鹅毛多挑角药入帝中旁含少顷再绞取痰涎吐出。自然获效。

双松子风

松子风生喉靥中。逐时胀大起鳞红。莫言此症多遭险。随即疗施亦见功。

此症生靠帝中下边初起两边红紫如粟形大。逐时胀肿。起鳞向上者是。渐长如绿豆大。似松子一样。甚至黄皮裹住及有莲子大者。斯难治矣。先开风路针。服紫地汤。加银锁匙开关散用角药加摩风膏调噙吹冰硼散。治与鱼鳞风同。二三日若转红为黄。就怕起鳞须以角药频噙勿离。根据法治之。亦不可用刀此症与鱼鳞风皆属险症勿得轻视也。

秘诀

喉风诸症初起。必作寒发热头痛。大便秘结小便赤涩。以紫正散地黄散合服。勿离其药。乃气血并治能理气散血。逐风痰。不使邪热壅塞。痰涎甚者。用角药调井水噙口取之。使痰涎外涌。不停蓄于肺胃。兼吹回生丹亦拔热邪外出也。凡患喉症。而误服凉药。致胸膈如坠不安者。以井水调角药噙之。心烦即止。科内所定方药总在拦定风热在上不下。然后随症治之。自获效神速。如修合诸药勿宜见火皆生用之。吹药务研极细。临用合愈妙。水剂宜蒸。

不宜煎。以上皆口诀之秘。须究心焉。

紫正散

紫荆皮(二钱)荆芥穗(八分)北防风(八分)北细辛(四分去茆)地黄散(一名内消散)小生地(二钱)京赤芍(八分)苏薄荷(六分)牡丹皮(八分)牙桔梗(八分)生甘草(六分)净茜草(一钱又名地苏木)上引加灯心二十节。红内消一钱。(即茜草藤五月五日采取阴干)以上紫地二散。每症合用。

勿离用开水泡药蒸服。孕妇。去丹皮加四物汤。热盛者加连翘犀角。头痛闭塞。加开关散。烦渴。加银锁匙。潮热者。加柴胡黄芩。咳嗽。加麦冬知母。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者加木通。数日不大便者。加元明粉。热壅肺闭致气喘促者。加麻黄五分。先滚去沫再入药内同蒸。

痰稠。加贝母。阴虚者。合四物汤。

开关散

能清诸风止头目痛。

抚川芎(一钱)杭白芷(八分)

银锁匙

能止烦渴退口烧。

天花粉(八分)元参(一钱)

四物汤

生地(三钱)当归(二钱)川芎(八分)白芍(八分酒炒)

秘授甘露饮

治真阴亏竭火炎灼肺。虚损失血内热发为咽疮喉癣等症。

取童便半酒坛。要坛口大者。先用铁丝做四股络子悬饭碗一个于坛内。约离童便三寸许。再用铅打成帽笠式倒置坛口上。四围用盐泥封固。外加皮纸数层糊密勿令泄气再用砖搭成炉式将坛放上用桑柴文武火炼烧一炷香。去火候温。再将铅笠轻轻取起。勿令泥灰落下。则坛中所悬碗内。自有清香童便露一碗。取出另倾茶碗内。与病者服下。

每日早晚共服二钟。自有神效。取童便须择无病无疮疖者。五六人。每早烹好松萝茶一大壶。令各童饮下。俟便出时去头去尾不用。取中间者。以坛盛之。此环山方子岫云秘传之仙方也。识者珍之。

清露饮

治咽干塞疼。脉虚大者。

天冬(一钱去心)麦冬(一钱去心)生地(一钱)熟地(二钱)钗斛(八分)桔梗(八分)枳壳(八分麸炒)甘草(六分)上加枇杷叶一片。(密炙刷去毛)水二钟。煎八分。食后服。

少阴甘桔汤

治慢喉风症。

元参(八分)桔梗(八分)川芎(四分)柴胡(五分)广皮(六分)甘草(六分)黄芩(三分)升麻(二分)加葱白一根。为引。水煎服。

黄连解毒汤

治重等症。

黄连黄柏黄芩生栀子(各一钱五分)水煎服。

   

益气清金汤

专治喉瘤之症。

人参(二钱)茯苓(一钱)桔梗(三钱)黄芩(二钱)麦冬(钱半)陈皮(一钱)栀仁(一钱)薄荷(一钱)甘草(一钱)紫苏(五分)牛蒡子(钱半炒)川贝母(二钱去心)加淡竹叶三十片。水煎温服。

附走马牙疳证

症以走马名者。言其疾速。失治即殒故也。盖齿属肾。与胃相通。肾主一身之元气。凡受积热火毒。疳气即奔上焦。或干麻痘之后。及伤寒杂症热病而成。或因平昔过服助阳热药。并饮毒所中。凡初起口气甚臭。名臭息。次第齿黑。名崩砂。盛则龈烂。名溃槽。热血迸出。名宣露。极甚者。牙脱落。名腐根。既脱齿不复回生矣。可见此症。贵乎速治也。

凡牙疳初起。黑烂腐臭出血者。宜服芦荟消疳饮。若脾胃虚者。宜兼服人参茯苓粥。吹以神功丹。若痘疹后余毒所中者。宜服清疳解毒汤。外势轻者。俱用人中白散擦之若坚硬青紫渐腐穿腮齿摇动者。宜芦荟散擦之。凡牙疳见红血流者。吉。如顽肉不脱。腐肉渐开掀肿。外散臭气。身热不退俱属不治。

又牙疳五不治症。齿落无血者。不治。腮崩唇破者。不治。黑腐不脱者。不治。臭气异常者。不治。服药不效者。不治。

芦荟消疳饮

芦荟(五分生)牛蒡子(五分炒研)元参(五分)桔梗(六分)川黄连(八分)薄荷(六分)栀仁(五分)生甘草(四分)升麻(二分)石膏(三钱)羚羊角(一钱另磨)银柴胡(五分)加淡竹叶五片为引。水二钟煎至六分。食远服症重者分两加一倍。

人参茯苓粥

人参(一钱)白云苓(六钱)共研末同粳米一茶钟熬成粥先以盐汤将口漱净。再食粥。

清疳解毒汤

人中黄(五分)川黄连(六分)元参(六分)牛蒡子(一钱)北柴胡(五分)防风(五分)生石膏(二钱)犀角(一钱另磨并服)知母(八分)生甘草(三分)连翘(八分去心)荆芥(八分)淡竹叶(一钱)加灯心五十寸。水二钟。煎服。若呕吐。加芦根五钱。

神功丹

专治一切牙疳。有神效。

人中白(二两)黄柏(六钱)青黛(六钱水飞)薄荷叶(六钱)儿茶(一两)冰片(六分)为极细末日用七八次。涎外流不止者。吉。若无涎则毒瓦斯内攻。即属不治之症。

每以韭菜根煎水。频漱。


炼人中白法

取多年溺壶内底上所起者为最其次即妇人溺桶内所起者。亦可。无论多寡。总取大块。放瓷盆内。置屋上。任其霜压雨淋风吹日炽。如此一二年。或多年更妙。取下放新瓦上。以炭火炼红烟尽为度。再研细收贮候用。愈陈愈妙。

梅涧医语

(论喉间发白症)喉间发白之症。予经历十余俱已收功。此症属少阴一经。热邪伏其间。盗其肺金之母气。故喉间起白。缘少阴之脉循喉咙系舌本。治法必以紫正地黄汤为主,方除紫荆皮茜草二味。此二药开结破肝血之燥热。今喉间之白。因邪伏于少阴肾经蓄久而发。肝失水养。非喉本症。风热结于血分可比。故此二药最不相宜用之。复伤其阴。而白反弥漫不解。只用紫正汤。微加细辛清解少阴之邪。初服一二剂。其白不增不减。略转微黄色。十有九治。若服药后。

白反蔓延呛喉。是邪伏肾经。肾阴已伤。元气无从送邪。即不治矣。此症服药。大便解出结粪。地道通。而肺气行。

邪从大便出。其白即转黄色。七日后愈矣。可知邪伏少阴。盗其母气。非臆度也。

又论喉间发白治法及所忌诸药

喉间起白如腐一症。其害甚速。乾隆四十年前无是症即有亦少。自二十年来患此者甚多。惟小儿尤甚。且多传染。一经误治。遂至不救。虽属疫气为患。究医者之过也。按白腐一证。即所谓白缠喉是也。诸书皆未论及。惟医学心悟言之。至于论治之法。亦未详备。缘此症发于肺肾。凡本质不足者。或遇燥气流行。或多食辛热之物。感触而发。初起者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鼻通者轻。鼻塞者重。音声清亮气息调匀易治。若音哑气急即属不治。近有好奇之辈。一遇此症。即用象牙片动手于喉中。妄刮其白。益伤其喉。更速其死。岂不哀哉。余与既均三弟疗治以来。未尝误及一人。生者甚众。经治之法。不外肺肾。总要养阴清肺。兼辛凉而散为主。

养阴清肺汤

大生地(二钱)麦冬(一钱二分)生甘草(五分)元参(钱半)贝母(八分去心)丹皮(八分)薄荷(五分)炒白芍(八分)不用引质虚。加大熟地。或生熟地并用。热甚。加连翘。去白芍。燥甚。加天冬茯苓。

如有内热及发热。不必投表药。照方服去。其热自除。吹药方。

青果炭(二钱)黄柏(一钱)川贝母(一钱)冰片(五分)儿茶(一钱)薄荷叶(一钱)凤凰衣(五分)各研细末。再入乳钵内和匀。加冰片乳细。

喉间起白所切忌药味。

麻黄(误用咽哑不可救)桑白皮(肺已虚不宜泻)紫荆皮(破血不可用)防风(不可用)杏仁(苦降更不宜)牛蒡子(能通十二经不可用)山豆根(不可用)黄芩(过清凉)射干(妄用即哑)花粉(不可用)羌活(过发表切不可用)桔梗(肺虚不宜升)荆芥(不可用)

咽喉诸症禁忌

凡咽喉诸症。切不可发表。虚症不宜破血。


清解汤

防风(八分)桔梗(六分)牛蒡子(八分)甘草(五分)秦艽(一钱)川芎(五分)薄荷(五分)枳壳(八分)当归(一钱)引加葱白二寸宜停荤腥。

喉风针诀

喉风诸症。皆由肺胃脏腑深受风邪。郁热风火相抟。致气血闭涩。凝滞不能流行。而风痰得以上攻。结成种种热毒。故宜以针法开导经络。使气血通利。风痰自解。热邪外出。兼有诸药奇方。层层调治其症。安有不效。针曰气针诚为诸药之先锋。乃喉风之妙诀。功效可胜言哉。凡临诸症先从少商。少冲。合谷。以男左女右。各根据针法刺之。若病重者。再从囟会。前顶。百会。后顶。风府。颊车。风池。诸穴针之。留肩井。尺泽。曲泽。小海。少海。

商阳。中冲。照海足三里。隐白。诸穴。看病势轻重用之。不可一时针尽。如遇喉风极重之症。方可周身用针。开通周身经络。使风热结邪得杀其势。而气血遂能流利营运。佐以奇药内治。自无不神效。若针路无血。乃风热壅塞。

则受郁邪日深。最为险症。多致不救。是科临症。每于针下便能判定吉凶。有心究此。宜细思详察焉。


附纂神应经用针咒法

咒曰。天灵节荣。愿保长生。太玄之一。守其真形。五脏神君。各保安宁。针一下。万毒潜形。急急如令敕。

凡针默念咒一遍。吹气在针上。想针如火龙。从病患心腹中出。其病速愈。按针用咒法。非出素问意。但使针时专心于内。不致外驰也。

论针形至微何能补泻

譬曰如气球焉。方其未有气也则恹塌不堪蹴踢。及从窍吹之。则气满起胖。此虚中则补之之义也。去其窍之所塞。则气从窍出。而球复恹塌矣。此实中则泻之之义也。

   

针法主治歌

火针主刺周身病。淫邪溢于肌体中。为风为水关节痹。关节一利大气通。火针者。即古人之燔针也。凡周身之淫邪。或风或水溢于肌体。留而不能过于关节。壅滞为病者。以此刺之。使关节利大气通。则淫邪壅于经络风虚肿毒。伤于肌体者。皆可去也。

一取穴歌

取穴先将爪切深。须教毋外慕其心。令他荣卫无伤碍。医者方堪入妙针。

凡下针用左手大指甲重切。所针之穴。令气血开。教病者心专于内。不要外驰。然后下针。使针不伤荣卫。方堪入妙。

二持针歌

持针之士要心雄。手如握虎莫放松。欲识机关三部奥。须将此理再推穷。

凡下针之时。须心小力雄。以右手持气针于穴上。势若握虎。不敢放松。着力漫旋。插直至应止之处。吸气三口。然后方提针徐徐而出。凡机关三才奥理。欲先识于心。而行于针者。须将此再三推究可也。

三温针歌

温针之理最为良。口内温和审穴方。毋令冷热相争抟。荣卫宣通始安详。

凡下针必先将所用之针入于口中。使针尖温热。审定穴所。方可刺下。勿令冷热相争。庶血气调和。而得安详也。

四进针歌

进针理法取关机。失经失穴最不宜。阳经取陷阴经脉三思已定针自愈。

凡下针要病患神气定息数匀。医者亦如之关机。最切忌太忙。须细审经络穴所在何部分。不可轻施其针。失于经络穴所也。如在阳部。必取筋骨间陷下之处。则不伤于筋骨。如在阴分之内动脉相应间。则以爪重切经少待片时。方可进针。而不伤于荣卫。又必三思已定。然后下针。病可愈矣。

五指循歌

部分经络要指循。只为针头不紧沉。推则行之引则止。调和血气使来临。

凡下针若气不至。用指于所属部分经络之路上下左右推而行之。引而止之往来循之。使血气上下均匀。针下自然气至沉紧。得气即泻之意也。

针略

夫用针者。先明其孔穴。补虚泻实。送坚付濡。以急随缓荣卫常行。勿失其理故为针者。勿离乎心口。如衔索目。欲内视消息气血不得妄行。凡针入一分。则知天地之气。针入二分。则知呼吸出入。上下水火之气。针入三分。

则知四时五行。五脏顺逆之气。凡针皮毛腠理者。勿伤肌肉。针肌肉者。勿伤筋脉。针筋脉者。勿伤骨髓。针骨髓者。勿伤诸经络。若误伤之。魂魄神志知气失乱。反误人也。学人慎之。(千金)

针禁忌法

大寒无刺。(素问云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新内无刺。已刺无内。大怒无刺。已刺无怒。

大劳无刺。已刺无劳。大醉无刺。已刺无醉。大饱无刺。已刺无饱。大饥无刺。已刺无饥。大渴无刺。已刺无渴。

月郭空无治。

凡乘车来者。须令卧以休息。如食顷。乃可刺之。步行来者。令坐以休息。如行十里顷。乃刺之。若大惊大恐者必俟定其气。乃刺之。(千金)

问针入几分留几呼

答曰。不如是之相拘也。盖肌肉有浅深。病去有迟速。若肌肉浓实处。则可深若浅薄处。则宜浅。病去则速出针。病滞则久留针。为可耳。(素问针刺)

论泻要诀

神应经云。取穴既正。左手大指掐其穴。右手置针于穴上。令患人咳嗽一声。随咳内针至分寸。候数穴针毕停少时。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摇动。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谓之催气。约行五六次。觉针下气紧却用泻法。如针左边用右手大指食指持针。以大指向前。食指向后。以针头轻提往左转。如有数针。俱根据此法。俱转毕。

仍用右手大指食指持针。却用食指连搓三下。(谓之飞)仍轻轻提往左转。略退针半许。(谓之三飞)根据此法行至五六次。觉针下沉紧。是气至极矣。再轻轻提往左转。一二次。欲出针时。令病患咳嗽一声。随咳出针。此之谓泻法也。(大成)

论补要决

凡人有疾。皆邪气所凑。虽病患瘦弱。不可专行补法。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如患目赤等疾。明是邪热所致。可专行泻法治之。其余诸疾。只宜平补平泻。须先泻后补。谓之先泻邪气。后补真气。此乃先师不传之秘也。

今行补法者。令病患吸气一口。随吸转针。如针左边捻针头转向右边。以我之右手大指食指持针。以食指向前。大指向后。仍捻针深入一二分。便真气深入肌肉之分。如有数穴。根据此法行之既毕。停少时。却用手指于针头上。轻弹三下。如此三次。仍用我左手大指食指持针。以大指连搓三下。(谓之飞)将针深进一二分。以针头向左边。(谓之三进三飞)根据此法行至五六次。觉针下沉紧。或针下气热。是气至足矣。即令病患吸气一口。随吸出针急以手按扪其穴。此谓之补法是也。(大成)枢扶氏曰。凡补法者。假如此穴合针入五分。须先针入二分。候针下得气再入二分。是至四分又候得气更针入一分。总共五分止。然后急出针。即以左手大指急按所针穴孔。勿令出血。是为补也。凡泻法者。假令此穴合针五分。便即入五分。候约得气。便将针退出二分。少停又退出二分。是共提出四分。再少停候得气。又起针漫漫拔出。

不用手闭其针孔。令其气出。或血出。是为泻法也。

原标题:重楼玉钥
上一篇:喉科集腋下一篇:喉舌备要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