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季节养生 > 正文

惊蛰时节物候与农事宜忌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6/1/15
导读:“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至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已渐有春雷,南方大部分

地区,亦可闻春雷初鸣。“惊蛰”节气后,南方暖湿气团开始活跃,气温明显回升,淮河沿岸树木开始发芽、春长,春播作物开始播种。

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惊蛰,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南西北部除个别年份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

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很大。

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蛰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

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

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以提高树苗成活率。

惊蛰时节,春光明媚,万象更新。通过细致观察,积累物候知识,对于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事活动会有所帮助。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文章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