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季节养生 > 正文

春分时节物候与农事宜忌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6/1/18
导读: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分时节的气候有以下特点。

1)风沙:春分时节,在我国的西北大部、华北北部和东北地区还处在冬去春来的过渡阶段,晴日多风,乍暖还寒。根据近几年对沙尘天气的统计,4月最多,3月次之,春分15天,正处在3月底到4月初,在这些地区,大风卷起的扬沙、高空飘来的浮尘,特别是沙尘暴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每每都受到众人的关注,成为一时的热点话题。

2)低温阴雨:在春分时期,当有冷空气连续入侵我国南方,会出现温度持续偏低的春

寒天气,此时,再有相伴的连阴雨,对农作物会有很大的影响。

当日平均气温下降到10~12℃以下(各个地区标准不很一致),时间连续5~7天以上,就有可能造成水稻严重烂秧。因为水稻和棉花都是喜温作物,在10~12℃以上,最低气温在5℃以上的晴好天气时,才有利于齐苗壮秧。反过来,低温阴雨不利于其成长。

霜和霜冻是春季遇到寒潮和强冷空气的产物,在气候偏暖期,寒潮比较少见,但也不能麻痹大意。

3)倒春寒:初春时节,当气温回升比较快,之后又出现一段时间气温持续偏低,这种天气现象称为倒春寒。在南方倒春寒最主要的影响是早稻烂秧,在北方倒春寒会影响花生、蔬菜、棉花的生长,严重的还会造成小麦的死苗现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曾经发生过一次非常严重的倒春寒,刚好是在春分期间,在19763月下旬到4月上旬,仅湖南、江西、湖北三省损失的谷种就有7亿~8亿斤。

4)春旱:在北方,尤其是西北、华北有“十年九春旱”和“春雨贵如油”之说,在冬季雨雪少的时候,冬小麦处于越冬阶段,对缺水的情况不甚敏感。进入3月后土壤解冻,小麦返青;春季作物由南向北播种,如果此时降水继续偏少,旱象就会明显地反映出来,不利于幼苗生长。

5)华南前汛期:在华南地区有两个雨水集中的时期,一是4~6月的前汛期,二是7~9月台风降雨形成的后汛期。前汛期从4月初开始,5月中旬进入盛期,每年平均有20场暴雨,6月最多,占暴雨总数的一半以上,且持续时间长,雨势猛烈。

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华南北部平均气温多为13~15℃,华南南部多为15~16℃。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平均气温约为5~10℃。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20℃。南方除边缘山区外,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至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

但是,春分前后华南地区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着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的低温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不利。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文章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