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季节养生 > 正文

夏至时节防病宜忌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6/1/19
导读:夏至时节,多数人都会有困倦乏力、头痛头晕的症状,严重者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1.夏至时节宜防供血不足、头痛头晕

夏至时节,多数人都会有困倦乏力、头痛头晕的症状,严重者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究其原因,还是出汗过多,引起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便容易供血足、头痛头晕。

2.夏至前后半月最宜节气针灸

最近几年人们越来越推崇“冬病夏治”,各大中医院都有排队贴“三伏贴”的患者。不过,中医专家指出,“冬病夏治”并非只有“三伏贴”一种疗法,夏至的节气针灸也是很有效的"冬病夏治”手段,对于冬季易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和骨关节病效果不错。

根据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夏至是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因此夏至的养生要注意保护阳气,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夏天容易因吃寒凉食物导致胃痛、腹痛、腹泻的患者,可以在夏至前后15天适当开展夏至节气针灸治疗。

通过夏至节气针灸治疗可以扶正固本,提高免疫力。此外,有胃痛、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的人,通过针灸可以固护脾胃。而冬季里爱发作颈肩腰腿痛的患者,在盛夏针灸可以更好地驱散体内的寒邪。

3.夏至时节宜防热伤风

北方的初夏气温不稳定,许多人不注意天气变化,过早换上夏装,容易着凉,再加上人体在换季时身体抵抗力不强,一时无法适应多变的气候,阴阳不适,就容易引发热伤风。现代医学也认为,春季是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旺盛时期,病毒细菌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人体造成口腔、上呼吸道的炎症,使人患上上感。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文章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