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季节养生 > 正文

小暑时节民俗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6/1/29
导读:《周书》上说:“小暑之日温风至,后五日蟋蟀居壁,后五日鹰乃学习。”温风其实是蒸腾的暑气,丝毫吹不动树上的枝叶。“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蟋蟀古称“促织”,人们在听到蟋蟀的鸣叫后,常常会为辛劳的织女感伤。

1.小暑日宜玩斗蟋蟀

《周书》上说:“小暑之日温风至,后五日蟋蟀居壁,后五日鹰乃学习。”温风其实是蒸腾的暑气,丝毫吹不动树上的枝叶。“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蟋蟀古称“促织”,人们在听到蟋蟀的鸣叫后,常常会为辛劳的织女感伤。

2.小暑时节宜晒书画及衣物

小暑时节适逢六月初六“天贶节”。据史书记载,此节始于宋代哲宗元符四年。“贶”即“赐”,即天赐之节。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属赐“冰耖”和“炒面”之因,故称天贶节。民间还有:晒书画、衣物等习俗。传说此日出哂后,去潮,去湿,防霉防蛀。故有“六月六,晒红绿”的说法。


3.小暑时节宜“吃炒面”与“进汤饼”

旧时有“六月六,吃炒面”的习俗。这是古时六月伏日吃面的演变。最迟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就已盛行。〈荆楚岁时记》中载:“六月伏日进汤饼,名为辟恶。”这说明魏晋以后,六月伏日进汤饼,已明确为的是“辟恶”。

4.小暑时节宜尝新

过去民间还有“小暑尝新”习俗,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

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谚日“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5.小暑日忌讳刮西南

在我国华东许多地方,小暑日忌讳刮西南风,俗谚说:“小暑若刮西南风,农家忙碌一场空。”就是说,小暑日刮西南风,这一年庄稼就会歉收。

还有农谚说:“小暑西南风,三车勿动。”三车分别指碾米的风车、油车、轧花车,意思就是说小暑时节常有西南风和东南风交汇,预示年景不好,农作物歉收,风车、油车、轧花车就都不动了。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原标题:小暑时节民俗
相关文章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