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季节养生 > 正文

大暑时节民俗宜忌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6/2/1
导读:所谓烹羊酤酒,就是大伏天里“吃羊肉,喝烧酒”,“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


1.大暑时节宜烹羊酤酒

所谓烹羊酤酒,就是大伏天里“吃羊肉,喝烧酒”,“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气腾腾的羊肉面。就是在今日,在上海奉贤、金山、闵行等地还在流行。

传统中医的理论认为人们在夏天要顺应天气的变化,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心脏的阳热之气不仅维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有温养作用,人体的水液代谢、汗液调节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

2.大暑日宜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相传是张元伯、刘元达、赵公明、史文业、钟仕贵,均系凶神)送出海,送暑保平

安民。

送“大暑船”时,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3.大暑日忌讳天气不热

在民间,大暑日忌讳天气不热,否则庄稼就会歉收。俗谚说道:“大暑无汗,收成减半。”又有“大暑无雨,谷里没米”的说法,大暑不下雨,稻子在生长期就不会有充分的生长,秋后的稻谷就会干瘪,因此,农民就希望大暑日下雨。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文章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