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季节养生 > 正文

兴奋适可而止,过喜反而更伤“心”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6/4/8
导读:2006年中秋佳节,现年64岁身体健康的梁伯,因为几个外出工作的儿女都回家欢庆中秋,喜庆之余儿杯酒落肚,到晚上11时许,他突然出现心前区痛、大汗淋漓,急送市医院抢救治疗。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2006年中秋佳节,现年64岁身体健康的梁伯,因为几个外出工作的儿女都回家欢庆中秋,喜庆之余儿杯酒落肚,到晚上11时许,他突然出现心前区痛、大汗淋漓,急送市医院抢救治疗。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此时,患者已四肢冰冷,呼吸困难,全身重度发绀,处于心源性休克。医生及时制订了严密的救治方案,经过一系列积极抢救,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

这个病例提醒人们,大喜、狂喜同样不利于健康。过度兴奋,同样具有把人推向绝境的作用。而且,对于时常经受巨大压力的人来说,过度兴奋比过度悲痛离“绝境”更近!这是为什么呢?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同人的生理免疫能力有相似之处。经常出现的巨大压力使心理的抗御力如同人体里的白细胞那样经常处于备战与迎战的活跃状态,故心理虽受压抑但仍能保持正常生存的状态,不至于一下子崩溃。过度兴奋则不同,对于心理经常承受巨压的人来说,与形成已久的被压抑的心理反差是那么巨大,使心理状态犹如从高压舱一下子获得减压,难免引起灾难性后果。

为了防范上述悲剧的发生,防止过度兴奋,同防止过分悲痛同等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学会释放心理压力。为了释放心屮的狂喜,可以借助于山川的明媚、朋友的温情乃至心灵自设的“拳击台”以应对可能突降的幸运所可能引发的过度兴奋。

夏季养生小贴士:突然的狂喜,可导致“气缓”,即心气涣散,血运无力而淤滞,便出现心悸、心痛、失眠、健忘等一类病症成语“得意忘形”,即说明由于大喜而神不藏,不能控制形体活动。清代医学家喻昌写的《寓意草》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案例:“昔有新责人,马上洋洋得意,未及回寓,一笑而逝”《岳飞传》中牛象因打败了金兀术,兴奋过度,大笑三声’气不得续,当即倒地身亡这样的“悲惨喜剧”在当代也屡有发生。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文章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