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季节养生 > 正文

秋分重养胃,从各方来调养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5/11/17
导读:《黄帝内经》中说的“水谷气血之海”即是胃。人们日常吃过的食物,在经过口腔、食道之后,最后都要被胃容纳。

《黄帝内经》中说的“水谷气血之海”即是胃。人们日常吃过的食物,在经过口腔、食道之后,最后都要被胃容纳。胃这一器官是腹腔中用来对食物进行容纳的,主要是受纳腐熟谷,是水谷的气血之海、精微之仓,胃能够通降才是好的,与脾关系密切,通常所说的后天之本是脾胃的合称。胃与脾都在人体中心位置,可胃是燥土属阳,脾是湿土属阴。秋季气温逐渐下降,机体脂肪的存在方式也开始改变,体内会出现一些影响胃的正常功能的脂肪酸,从而致使胃酸分泌增加,有痉挛性收缩的现象发生,胃的免疫功能会因这些现象而降低。

【胃主受纳】

“受纳”指对水谷进行接受和容纳,而对饮食进行受纳是胃的一个主要功能。胃腑可以对水谷进行容纳和接受。平和的胃气才能使饮食正常;气逆就会使人呕吐,吃了马上就会排出;如果胃气虚就会感到饥饿但无食欲。《景岳全书·饮食门》:“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化生精气。”

秋季气温下降,胃病在这时发作与复发概率极高,肠胃道特别敏感于寒冷的刺激,如果防护失当,就会使肠胃道疾病被引发,或者会加重有旧疾的人的病情。所以,要特别注意对胃进行养护,调养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

【白露薄衣御寒注意要点】

1.注意胃部保暖

秋季天气转凉,昼夜温差有较大改变,慢性胃炎患者,要格外对胃部的保暖进行注意,适时添加衣物,夜晚要盖好被子睡觉,避免因腹部受凉而引起胃痛或使旧病加重。

2.饮食调养

患有胃病的人的饮食在秋季最好是软、素、淡、鲜、温,一定要定时定量,少量多次,保证胃中经常有食物中和胃酸,从而避免胃黏膜和溃疡面被侵蚀而导致病情加重。患有胃病的人还要注意忌口,过硬、过冷、过烫、过黏、过辣的食物禁食,暴饮暴食更要禁止,禁烟酒。此外,根据医嘱喝药,饭后吃药为宜,防止胃黏膜受到刺激而恶化病情。

3.平心静养

医生认为,之所以会患发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症并且会发展,和人的心态、情绪关系密切。所以,也要讲究心理卫生,使精神保持愉快,情绪保持稳定,防止受到不良情绪的刺激,如焦虑、恼怒、紧张等。同时,要保证劳逸适度,避免因疲劳过度阻碍胃病的恢复。

4.运动健养

肠胃有问题的人要与自己的体征相结合,适度加强体育锻炼,使人体抵抗力得到提高,使疾病的复发逐渐减少,使身心健康得到促进。

5.重视并发症

如果患有“老胃病”的人有上腹部疼痛、呕吐、食后饱胀、恶心以及烧心、呃逆、反酸等症状出现,必须马上去医院进行诊治,以免诱发穿孔、食管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防止更大程度地危害身心健康。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文章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