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季节养生 > 正文

立秋时节防病宜忌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6/2/1
导读:立秋时节天气忽冷忽热,温差较大,体质较弱的人很容易着凉,易导致感冒的发生。所以,夏秋之交要注意防寒,随着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切忌初秋晚上睡眠不盖被子,且睡眠时不可开电风扇直吹,以免导致腹泻、头痛等症状。身体健康的人,可常用冷水洗口鼻,这样有助于预防感冒…

1.立秋时节宜防感冒


立秋时节天气忽冷忽热,温差较大,体质较弱的人很容易着凉,易导致感冒的发生。所以,夏秋之交要注意防寒,随着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切忌初秋晚上睡眠不盖被子,且睡眠时不可开电风扇直吹,以免导致腹泻、头痛等症状。身体健康的人,可常用冷水洗口鼻,这样有助于预防感冒。

2.立秋时节宜防呼吸道疾病

季节变化时,呼吸道防御能力差的人很容易感染疾病,因此,在此时节要特别注意预防呼吸道疾病和肺病。老年人、幼儿等体弱者要注意锻炼,增加营养,时常保持轻松的心态。呼吸道疾病患者要尽量避免与过敏因素接触,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烟尘污染。

由于此时节天气干燥,温度降低,年轻人尤其容易患咽喉炎。如果出现咽部不适,应该注意多喝温热水,多食用滋阴润喉的食物,如梨、百合、黑木耳等。秋天容易上火,尽量减少食用辛辣食物,以免上火,剌激嗓子,影响健康。

3.立秋时节宜防皮肤感染、乙脑

夏秋季节蚊虫较多,皮肤易被叮咬,出现红肿并伴有奇痒,搔抓后易受细菌感染,从而诱发多种皮肤病。另外,夏秋季节多发流行性乙型脑炎,尤其是7~9月份,而蚊虫也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所以,在此时节灭蚊、防蚊很重要,要消除蚊虫滋生地,减少发生皮肤病或乙型脑炎的概率。

4.立秋时节宜防手足口病

夏秋之交,小儿易发手足口病,尤其是4岁以下的孩子。手足口病能够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粪便等感染。因此,要做好孩子日常用具的消毒工作,并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习惯。

5.立秋时节宜防细菌性痢疾

立秋时节是细菌性痢疾最容易引发的季节。由于此节气气温仍然很高,各种食品极易腐败变质,又由于此时生食的瓜果蔬菜极多,所以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极容易导致肠胃疾病的发生。细菌性痢疾传染性很强,所以在这一节气中一定注意防范。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文章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