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季节养生 > 正文

为什么人们容易生发悲秋情结?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6/3/23
导读:宋代大养生家陈直说:“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多动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


宋代大养生家陈直说:“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多动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所谓凄风惨雨,是形容在秋风扫落叶之后,当人们身临草祜叶落、花木凋零的深夜之时,此时霜降己至,自然界的秋风、秋雨也常常会让人伤感。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常易在他们心中引起萧条、凄凉、垂暮的感觉,勾起忧郁的心绪。

为什么秋季里有些人容易伤感呢?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人体大脑底部,有一种叫“松果体”的腺体,它能够分泌“褪黑素”。这种激素能促进睡眠,但分泌过盛也容易使人抑郁,气温的变化对其分泌会产生间接影响,尤其是在冷热交替的换季时节。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七情六欲与五行学说和四季变化存在着相应的联系。以五行学说中金、木、水、火、土的“金”为例:五脏中的“肺”属金,七情中的“悲”厲金,四季中的“秋”也属金。因此在秋天,尤其是秋雨连绵的日子里,人们除了容易“秋燥”,有时也容易产生伤感的情绪。

此外,“一场秋雨一场寒”,气温的骤然下降,会使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均受到抑制,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使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屮,甚至还会出现心慌、多梦、失眠等一系列症状,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低温抑郁症”。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文章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