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季节养生 > 正文

注重食品卫生,远离急性胃肠炎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6/5/3
导读:秋季是急性胃肠炎的高发期,这是因为此季节天气变化大,人体抵抗力有所下降,腹部容易受凉,消化功能也受到一定影响。

秋季是急性胃肠炎的高发期,这是因为此季节天气变化大,人体抵抗力有所下降,腹部容易受凉,消化功能也受到一定影响。

这类病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病状及程度不等的腹泻和腹部不适,随后出现电解质和液体的丢失。在中医里,此病属于“呕吐、腹痛、泻泄”等病症范畴。通常,此病起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

我们在夏季都会比较注重食品卫生,如尽量不吃过夜的饭菜,即使是剩了饭菜需要过夜,也会很快将其放在冰箱里储存。然而,到了秋季,由于考虑到气温下降,我们的这种食品安全防护意识有所松懈,以为常温放置过夜的剩菜剩饭仍町食用,于是埋下很多健康隐患。

还有,秋天瓜果大量上市,随着气温的下降,我们的食欲有所恢复,所以容易暴饮暴食,而这些因素都成了秋季急性胃肠炎高发的重要诱因。

专家指出,要预防急性胃肠炎的发生,主要是要注重食品卫生,具体包括以下几大方面。

1)隔餐食物最好冷藏保存,同时再食用时应充分加热。

2)秋季是虾蟹大量上市的季节,吃虾蟹时可配点姜末吃。

3)饮食要适量,多吃清淡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减少冷饮的摄入。

此外,防治胃肠病,秋季还应适时增减衣服,保证充足睡眠,夜间注意腹部保暖。如果出现嗳气、泛酸、胃痛、厌食、黑粪等症状,及时就医。

秋季养生小贴士:有的人患急性胃肠炎后为了防止脱水,大量喝白开水,结果反而稀释掉体内的电解质,造成抽筋等“水中毒”症状其实,上吐下泻除了流失水分,还流失电解质,因此最好喝些“补液盐”,而非纯粹的白开水。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文章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