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季节养生 > 正文

注意春季的常发疾病——高血压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8/6/29
导读: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内动脉压持续增高,并进而伤及血管、脑、心、肾等器官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春季的常发疾病。主要症状高血压的主要症状有如下几点:①头痛和头重是很多高血压患者会出现的症状。且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多半出现在后脑部位,并伴有恶心、呕吐感;若经常感到头…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内动脉压持续增高,并进而伤及血管、脑、心、肾等器官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春季的常发疾病。


主要症状


高血压的主要症状有如下几点:


①头痛和头重是很多高血压患者会出现的症状。且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多半出现在后脑部位,并伴有恶心、呕吐感;若经常感到头痛又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等等,比较严重的需就诊。



②高血压患者还会有心悸、气喘的症状。这是因为高血压导致患者的心功能不正常,而出现心悸、气喘的症状。


③腰酸肩痛、手脚麻痹、眩晕等,也是高血压的常见症状。高血压引起的晕眩症状,以女性患者较多。


产生原因


(1)气候特点


春季阳气发越,是高血压患者病情易于出现波动或加重的季节。加之春寒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体内脱水而血液黏稠。因此,春季是高血压的易发期。而每天最危险的时间应该是清晨起床的前后,因起床时人的耗氧量是睡眠的1~2倍,心脏的供氧负担突然加重,使心跳加速,血压升高。



(2)情志因素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外界的不良刺激,长时间的精神紧张、焦虑和烦躁等情绪波动,都可能导致和加重高血压的症状。春季,人的情绪处于旺盛期而不稳定,不良的情绪会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所以,老年高血压患者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有利于神经内分泌调节,使血管的舒缩功能处于最佳状态,血压也会自然下降,并保持稳定。


预防措施


(1)注意保持情志稳定


应尽量减轻和消除异常情绪反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参加带有竞技性的活动,以免情绪激动。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太极拳为首选锻炼方式;避免负重性活动,以免屏气引起血压升高等。



(2)保证充足睡眠


“春困”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高血压患者要每天保证6~8小时睡眠,以顺应自然升发之阳气。由于老年人睡眠质量较差,可适当增加午睡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血压的调控。


(3)注意饮食



对形体肥胖者,需减少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特别强调低盐饮食,在降低摄盐的同时,还应增加钾的摄入,多食用蔬菜、水果类食品。此外,春季的饮食应在温补阳气的基础上辅以清肝热、抑肝阳之品。食物以温补为主,再加辛苦酸收之品。要少吃酸性食品,多吃能补益脾胃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水果、干果等;多吃韭菜、菠菜、荠菜和葱等新鲜蔬菜,能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有效降低胆固醇,利于血压的调控;多吃甘温食物,如大枣、花生、玉米、豆浆等。总之,要食不厌杂,主副、粗细、荤素合理搭配,做到膳食平衡。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文章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