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情志养生 > 正文

调节情志信仰法-佛教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6/9/23
导读:信仰是人们在生活中对某种思想、主义、宗教,甚至是某个人的信服、崇拜而产生的心理依托,并奉行为自己行为的准则。

信仰是人们在生活中对某种思想、主义、宗教,甚至是某个人的信服、崇拜而产生的心理依托,并奉行为自己行为的准则。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不同,性格不同,思想不同,世界观不同,所形成的信仰也就不尽相同,甚至会产生很大的差异。由于信仰的差异,对不同信仰的人的人生影响也有很大的差别,同时信仰对人的情志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一下不同的信仰对于情志变化的调理作用。

人们的信仰种类很多,单是宗教信仰就有几十种,不过影响较大的而且和情志密切相关的宗教主要有佛教、基督教、道教等。

【佛教】

佛教于公元前起源于印度,是释迦牟尼创立的。大约在战国时期传入我国,并在我国广为流传,甚至在中国的流行程度已远远超过了起始国一一印度,所以才有“源于印度,兴于中国”之说。佛教是以唯心主义为出发点,主要内容涉及到“善恶因果”和“三世轮回”等观点。也就是说人做了善事可以得到善报,人做了恶事必然得到恶报;并且提出人在活着的时候修行好的死了之后可以上西方极乐世界,甚至成佛;修行一般的可以转世,托生为下一代人;修行不好的便下地狱,受尽折磨,而且永世不得超生。这些观点显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因此有一些人就每天祈求佛主保佑发财,保佑升官,保佑平安,保佑死后能去西方极乐世界,成菩萨、成佛。

我个人认为信佛的真谛不在佛主保佑什么,而在于佛所提倡的“行善积德”,这才是佛教经典所要传播的真正内容。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做善事,没有恶行,那么我们的世界将没有烧、杀、抢、盗、欺诈,我们整个世界的人们都将生活在互尊互让、愉快温馨的氛围中,那世界将是多么的美好。所以我认为信佛有以下三种好处:

第一是能调整心态,做到不争、不夺、不抢,与世无争,但不能不思进取。

第二是能调整心境,保持一个肃静的环境,既有利于自己情志的调节,又不去干扰别人。

第三是要做到寡欲,求欲不能太过,包括食欲、寝欲、性欲、衣着欲、欢乐欲、成就欲等六种欲望。

不给别人增加麻烦和烦恼,这才是信佛的比较高的境界。像那些企图用信佛来达到飞黄腾达的目的的信奉者,只是拿佛当自己的保护伞,这绝不是佛教的根本。

现在许多信佛者不但自己祈求佛的保佑,甚至把这种思想扩展到上学的孩子的身上,企图让孩子信佛,信佛了就能学习好,考上好中学、好大学,找到好工作,甚至发财、升官。这种想法是更不可取的,会耽误孩子的大好前途,贻误孩子的终身。

另外我个人对“化缘”的行为有所看法,一个信奉佛教的人应该是自食其力,不应该化缘。如果化缘了,也应该把“化缘”得到的财物施舍给那些饥饿寒冷的人,而不应该只顾“盖庙宇、塑金身”,甚至自己挥霍。无论是自愿上寺庙去送钱,还是和尚挨门挨户去化缘,每一分钱都是人们的血汗钱,你拿走一分,老百姓就要多一分汗水,对身体就会造成一定的损伤,情志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由于某些和尚的不劳而获给很多人带来了痛苦,这样的佛教徒是传播佛教还是播散痛苦呢?所以每一位佛教信奉者在自食其力的前提下行善事,才是佛主的真正用意,才能真正使人们在愉快中得到幸福。

佛教中还有很多忌口,主要是忌荤。忌荤的好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肉类可以升高血脂,造成很多种血脂升高所引起的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病、脂肪肝、糖尿病等。但也要考虑营养的问题,毕竟生活在社会上的人不像寺院里的和尚那样悠闲,没有压力。社会上的人需要工作,需要养家糊口,就需要大量的营养的补充,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所以忌肉类也要因人而异。

葱、蒜、韭菜、酒并不属于荤物,忌食这些使很多人不能理解。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想,就可能会理解,也就是葱、蒜、韭菜、酒有非常难闻的特殊气味,如果你自己吃完,一旦到公共场所被其他人闻到,就会使其他人很烦恼,给其他人带来不愉快。从这个角度

讲,吃葱、吃蒜、吃韭菜以及喝酒还是有损他人的,不但给别人造成烦恼,就连自己也会因此而发生情志异常变化。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