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药
分享到:

纳西族

简要

纳西族(Naximinority)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为云南特有民族之一,绝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丽江市,其余分布在云南其他县市和四川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数分布在西藏芒康县。

纳西族有本民族语言,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纳西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诗文、绘画、雕塑、乐舞艺术名扬古今中外。纳西族中家族组织普遍存在,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泸沽湖地区纳日人(摩梭人)的亲族组织保持着比较古老的特征,纳西文化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医药史

唐代,纳西族社会生产得到发展,创造了象形文字,受到南诏与吐蕃的文化医药的影响,形成了纳西族巫教-东巴教。尔后出现了大量的东巴经典,记述了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医药文化知识。如《崇仁播迪找药》记载了药物,《点龙王药经》记载了乳为补益用,《神将药品经》记载了洒药。又如《布扎》(祭中风瘫痪鬼经)《几扎普米》(驱瘟疫鬼经)《送毒鬼经》等,则完全是对病魔、恶神、自然灾害的咒语。

纳西族先民很早就以草药防病治病,民间医多为巫医,应用自己实用之医术治病的同时,也应用其他民族的医药手段治病。

巫医:原始宗教的巫与医紧密地结合一起,巫医跳神治病,首先是占卜、打卦,通过卦的显示,决定治疗方式。一般驱鬼念经,卦不显示,跳神给药或施术,巫医一般掌握20种药品,以及行施扎针、拔火罐、草药熏鼻、火草点穴,草药外用等方法。

1894年(清代光绪二十年),丽江鸣音乡冷水沟,大东巴阿普肯命,有一册东巴医药专书《称恩说律》,书中记载有草药、动物药、矿物药200余种,他据此行医,医术精深,当地人民甚为赞誉,此书在东巴之间相互传抄,为行医延寿之道。

纳西族医药形成多元性发展,明朝以来藏族医药学术发展迅速,北移的纳西族与藏族混居一起,吸收藏医知识。清代随着中医药的进入,纳西族医药增添了中医知识。民国时期外国传教士带进西方医药,开设医院。传授西医药知识。

民国时期,和纯厚搜集玉龙本草标本328种。压制整理成册,阐述了纳西族用药,是民族药与中药的结合。

理论体系

在东巴经中,已经有了诸如“卢色”即“阳阴”、“精威五行”、“金蛙八卦”等内容。它们是纳西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并用来认识世界的,它们是东巴经中重要的内容。就如同中医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一样,云南学者田安宁等也认为这些内容是东巴医学的理论工具,并指导着东巴们的临床医疗实践活动。我们要研究纳西东巴医药,就必须首先要对它们有所了解。

民族疗法

传统民族医药对疾病的认识和诊疗的过程,所使用的方法,不可避免地都会受到各自民族思想文化的影响。从对《全集》以及纳西东巴文化的研究中,我们可知纳西族的古代先民在其社会发展中创造了东巴教这一特殊的民族宗教形态,蕴涵于其中的医学思想与其宗教意识是有机结合而分不开的。纳西族东巴经里所具有的卢色学说、精威五行学说等哲学方法不仅指导着他们认识疾病,也指导着他们诊疗疾病。从历史上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东巴经师既是神职人员又是民间为人防病治病的医生,自然地他们就用东巴经里的这种哲学思想指导自己的临床思维、临床实践。这反映在他们观察疾病的各种复杂表现不是刻板的。反映到它对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其诊疗手段主要与其占卜、巫术和直观观察等结合着的,如东巴经《病因卜》以及前述所论疾病观等。一般情况下东巴经师治疗疾病往往与巫术相结合。如在治疗方面,东巴师除了应用民间的医药方法外,还多表现为在治病前,一般为先念经或咒语,最后给药及治疗;亦有直接用咒语直接给病人治病。另外,在东巴象形文字中,“药”字是以花上流出来的汁水,可见其字源也在于用草药汁治病。《崇搬图》这部纳西族的创世纪书还讲到了可以用针灸和按摩来治病。这是记载是很有价值的,这也反映出纳西东巴医药既有相当发展水平的一面,同时又具有原始状态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