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膳食养生 > 正文

茼蒿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5/12/10
导读:原产地中海地区,今我国南方普遍有栽培,北方如河北、内蒙古、宁夏等省区亦产。


《千金要方》

【异名】

同蒿(《食疗本草》),蓬蒿(《饮膳正要》),茼蒿菜(《滇南本草》),蓬蒿菜(《本草从新》),蒿菜(《得配本草》),菊花菜(《医林纂要》),春菊(《长白山植物药志》),蒿子杆(《内蒙古植物药志》),艾菜(《食用蔬菜与野菜》),蒿杆菜、欧茼蒿(《中国食疗本草》)。

【基原】

为菊科茼蒿属植物茼蒿的嫩茎叶。

原产地中海地区,今我国南方普遍有栽培,北方如河北、内蒙古、宁夏等省区亦产。

【性状】

一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植高30~80cm。茎直立,柔软,肉质。中下部茎叶倒卵形至长椭圆形,长8~10cm,叶边缘有不规则大锯齿或羽状分裂;据叶的大小可分为大叶茼蒿和小叶茼蒿。花黄色或白色。

1.《救荒本草》:“处处有之,人家园圃中多种。苗高一二尺,叶类葫萝卜叶而肥大,开黄花,似菊花。”

2.《医林纂要》:“茎脆中空,春末即花,结实如苦荬子。”

【采收加工或制法】

冬、春、夏季皆可采收,洗净备用。选材以菜体清洁完整,茎壮叶肥,色泽鲜绿,无黄叶者为佳。

【性味】味辛、甘,性平。

1.《千金要方·食治篇》:“味辛,平,无毒。

2.《饮食须知》:“味甘辛,性平。”

3.《滇南本草》:“味辛、微苦,性微寒。”

4.《本草品汇精要》:“气厚味薄,阳中之阴。”

5.《本经逢原》:“甘,温。无毒。”

6.《本草从新》:“甘,辛,凉。”

7.《得配本草》:“辛,温。”

【归经】入心、脾、胃经。

1.《得配本草》:“入足阳明经。”

2.《本草求真》:“专入心、脾、肠、胃、肾。”

3.《宁夏中药志》(第二版):“归脾、胃经。”

【功用】

养胃安心,消痰行气。适宜于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膈中臭气,心烦不安,咳嗽痰多,小便不利,便秘,疝气腹痛,肝气不舒,感冒,气管炎者食用。

1.《千金要方·食治篇》:“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

2.《饮膳正要》:“主通利肠胃,安心气,消水饮。”

3.《滇南本草》:“行肝气,止疝气疼,治偏坠气疼,利小便。”

4.《得配本草》:“通血脉,除膈中臭气。”

5.《内蒙古植物药志》:“利二便。”

6.《中国蔬菜品种志》:“有清血、养心、降压、润肺,清痰等功效。”

【服食方法】

可凉拌,炒食,涮食,氽汤,做馅,制作饮料等。

1.《遵生八笺》:“采嫩头,二三月中方盛,取来洗净,加盐少腌,和粉作饼,油炸,香美可食。”

2.《随息居饮食谱》:“荤素咸宜,大叶者胜。”

3.《素食说略》:“以水瀹过,香油、盐、醋拌食,甚佳。以香油炒食,亦鲜美。”

【服食宜忌】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1.《食疗本草》:“动风气,熏人心,令人气满,

不可多食。”

2.《得配本草》:“泄泻者禁用。”

【食疗方】

1.治高血压性头昏脑胀鲜茼蒿菜一把,洗、切、捣烂、取汁,每次服1酒杯,温开水和服,一日2次。(《中国药膳大宝典》第三版)

2.治感冒、气管炎茼蒿20g,蔊菜10g,桔梗5g,煎汤服。(《中国食疗本草》)

3.治脾胃不和、食少纳呆鲜茼蒿菜250g,去杂、洗净,入沸水焯过,切细,加适量麻油、食盐、味精等拌匀,佐餐食用。(《四季佳蔬》)

4.治烦热头晕、睡眠不安鲜茼蒿100g。菊花嫩苗100g,同煎,分2次饮服,功能清热明目。(《四季佳蔬》)

5.治咳嗽痰多鲜茼蒿菜3两,用水煎,去残渣,加冰糖适量,待融化后,分两次饮用,至好为止。(《民间良方》)

6.治口臭、便秘茼蒿250g,每天煮食。[林蒲田.佳蔬良药话茼蒿.农业考古,2006,(1):169-171.]

【储藏】用保鲜膜密封后,置于冰箱冷藏保鲜:

【食论】

茼蒿,蕴蒿之清气,含菊之甘香,花形如菊,故有“菊花菜”之美誉。清代《授时通考》载其“甘脆滑腻”。茼蒿不仅味美宜人,且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素、胡萝卜素及钾、钙、磷、铁等,其中尤以钾的含量为高,故常食有利于人体钠的排除,调节钠钾比例,从而有利于降低血压、保护心脏、预防中风等;茼蒿还含有胆碱和挥发性精油等物质,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营养物质吸收,加之富含铁剂,故为补血佳蔬,因而贫血者宜食。另有研究报道称,由茼蒿所制成的食品、饮料及药物有抑制肿瘤转移和生长的作用。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原标题:茼蒿
上一篇:蕹菜下一篇:石刁柏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