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养生药酒 > 正文

药酒方-皮肤瘙痒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5/3/6
导读:皮肤瘙痒是指无原发皮疹,但有瘙痒的一种皮肤病。皮肤瘙痒症属于神经精神性皮肤病,是一种皮肤神经官能症疾患。临床上将只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者称为瘙痒症。属中医“痒风”的范畴。皮肤瘙痒分普通型和过敏型。可全身发生,尤以面、背和四肢为多。 方一: 【…


    皮肤瘙痒是指无原发皮疹,但有瘙痒的一种皮肤病。皮肤瘙痒症属于神经精神性皮肤病,是一种皮肤神经官能症疾患。临床上将只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者称为瘙痒症。属中医“痒风”的范畴。皮肤瘙痒分普通型和过敏型。可全身发生,尤以面、背和四肢为多。

方一:  

     【组成】百部草180克,75%乙醇36毫升。

【制配】前1味粗碎,加入乙醇,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7日,去渣留液。外用。每日3次,每次用消毒棉球蘸本酒擦患处。

【主治】皮肤瘙痒。

【组成】枳实、白酒各适量。

【制配】前1味研细末。口服。每日2次,每次取药末6~10克,用白酒15~20毫升送服。

【主治】周身瘙痒不止。

方三:

【组成】何首乌、丹参各30克,蝉蜕15克,防风10克,黄酒300毫升。

【制配】前4味入黄酒,文火煎至减半,去渣留液。口服。每日2次,每次1/2剂。

【主治】皮肤瘙痒(血虚型)。

方四:

【组成】蝮蛇25克,人参15克,10度高粱酒1升。

【制配】前2味置容器中,加入高粱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6个月,去渣留液。口服。每日1~2次,每次5~6毫升。

【主治】皮肤瘙痒症。

方五:

【组成】黄芪、防风、桂枝、天麻、萆薢、白芍、当归、云母、白术、茵芋、木香、淫羊藿、甘草、续断各30克,白酒1升。

【制配】前14味捣碎,加入白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5~10日,去渣留液。温饮。不拘时候,每次10毫升。

【主治】皮肤瘙痒。

方六:

【组成】蝉蜕、白鲜皮、蛇床子、百部各30克,白酒500毫升。

【制配】前4味捣碎,加入白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5~10日,去渣留液。外用。不拘时候,每次用消毒棉球蘸本酒擦患处。

【主治】皮肤瘙痒。

 

※额外小偏方※

◎关于硬皮病的偏方

方一:

【组成】红花、桂枝各10克,50%乙醇20~30毫升。

【制配】前2味粗碎,加入乙醇,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7日,去渣留液。夕卜用。隔日1次,每次取5~10毫升酒乘热温熨、按摩患处15~30分钟,至局部皮肤发红并有灼热感。

【主治】硬皮病。

方二:

【组成】黄芪、当归各15克,黄鳝1条,黄酒适量。

【制配】前3味粗碎,加入黄酒,文火炖至肉熟。晨起空腹口服。每日1次,每次1剂,食肉饮汤。

【主治】硬皮病。

方三:  

【组成】制附子60克,羊肉1000克,生姜100克,花椒、黄酒各适量。

【制配】前3味粗碎,加入清水、黄酒、花椒,文火煮至肉熟。晨起空腹口服。每日1次,每次1剂,食肉饮汤。  

【主治】硬皮病。

方四:  

【组成】党参、黄芪、肉苁蓉各30克,鹿角霜60克,黄酒1升。

【制配】前4味粗碎,加入黄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10日,去渣留液。睡前口服。每日1次,每次10~20毫升。

【主治】硬皮病。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上一篇:药酒方-虱下一篇:药酒方-冻疮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时辰养生Time

  • 23:00-1:00

    此时胆经最旺,宜睡眠,忌熬夜及吃宵夜!

  • 1:00-3:00

    此时肝经最旺,宜熟睡养肝,忌喝酒!

  • 3:00-5:00

    此时肺经最旺,宜进入深度睡眠,建议晚起床。

  • 5:00-7:00

    此时大肠经最旺,宜排便,忌夫妻生活!

  • 7:00-9:00

    此时胃经最旺,宜吃早餐,忌空腹!

  • 9:00-11:00

    此时脾经最旺,宜多喝水,忌辛辣!

  • 11:00-13:00

    此时心经最旺,宜午睡养心,忌剧烈运动!

  • 13:00~15:00

    此时小肠经最旺,宜调理小肠经,忌午餐过晚!

  • 15:00-17:00

    此时膀胱经最旺,宜补充水分,忌憋尿!

  • 17:00-19:00

    此时肾经最旺,宜休息,忌过劳!

  • 19:00-21:00

    此时心包经最旺,宜散步,忌剧烈运动!

  • 21:00-23:00

    此时三焦经最旺,宜入睡,过夫妻生活,忌生气发怒!

推荐阅读Red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