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季节养生 > 正文

小暑杂谈“三伏天”的由来习俗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6/1/29
导读: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按阳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古籍《群芳谱》中说:“暑期之此尚未极也。”因为小暑过后,全年最热的三伏就到了。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热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夏至这天白昼长,太阳角度最高,但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夏至后日照时间一天比一天少了,气温却一天比一天持续升高,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入伏,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这段时间叫数伏天。

数伏天气要一个多月,古人把这段时间叫“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组成。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例如:2007年初伏第一天是庚子日,时间是715日;中伏庚申日,725日;末伏庚辰日,814日。823日是末伏第十天,以后就出伏了,随着日照时间缩短,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凉爽了。

“伏”,乃是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金怕火,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入伏以后,暴雨易形成洪水,称为“伏汛”。农谚说“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福雨淋淋农民喜,小暑防洪别忘记”。因此,数伏天气既要防暑,又要防汛。我国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互搭配,六十天为一周期的纪日方法,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据甲骨文研究是在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元月二日己巳日开始,至今从未错记,是中国历法史上的一个奇迹。由于干支纪日与农历各月无一定对应规律可循,除推算个人生辰八字有用外,在其他领域目前很少使用,只有在推算“伏日”、“出梅入梅”、“分龙”等节气时才使用。

伏天的说法据说历史相当久远,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古代伏天时跟其他节令一样,民间有很多食俗。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小暑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只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文章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时辰养生Time

  • 23:00-1:00

    此时胆经最旺,宜睡眠,忌熬夜及吃宵夜!

  • 1:00-3:00

    此时肝经最旺,宜熟睡养肝,忌喝酒!

  • 3:00-5:00

    此时肺经最旺,宜进入深度睡眠,建议晚起床。

  • 5:00-7:00

    此时大肠经最旺,宜排便,忌夫妻生活!

  • 7:00-9:00

    此时胃经最旺,宜吃早餐,忌空腹!

  • 9:00-11:00

    此时脾经最旺,宜多喝水,忌辛辣!

  • 11:00-13:00

    此时心经最旺,宜午睡养心,忌剧烈运动!

  • 13:00~15:00

    此时小肠经最旺,宜调理小肠经,忌午餐过晚!

  • 15:00-17:00

    此时膀胱经最旺,宜补充水分,忌憋尿!

  • 17:00-19:00

    此时肾经最旺,宜休息,忌过劳!

  • 19:00-21:00

    此时心包经最旺,宜散步,忌剧烈运动!

  • 21:00-23:00

    此时三焦经最旺,宜入睡,过夫妻生活,忌生气发怒!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