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时事资讯 > 正文

国人心衰发病比发达国家早4年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5/7/6
导读:
  本报讯  (记者王  丹)中国心力衰竭注册登记研究初步结果显示,我国心衰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66岁,比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提早至少4岁,主要是因为我国心衰危险因素控制较差,诊断不及时,冠心病患者药物应用依从性不佳。7月4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国心力衰竭防治战略高峰论坛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衰中心张健教授发布上述结果。

  据介绍,中国心衰患者注册登记研究是正在进行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住院心衰患者登记研究。研究分析了截至2014年年底提交至数据中心的88家医院的8516位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

  研究发现,住院心衰患者中49.4%有冠心病,11.2%有陈旧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占19.9%,瓣膜性心脏病占17.6%,近三成患者存在房颤。感染、劳累过度或应激反应、缺血是急性心衰发作的前三位诱因。我国心衰患者对指南推荐的心衰药物应用比例低。例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的出院后使用率分别仅为54.7%和50.6%。在心衰再入院方面,上述患者平均每年每人住两次院,每次住院平均每人花费7000元~9000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阜外医院高润霖教授说,据2003年中国心衰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约有心衰患者450万,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发生率不断增加,当前数字远远不止于此。我国尚未进行心衰相关卫生经济学研究,但2010年美国心衰花费约有393亿美元,预计未来10年还将增加50%~100%。

  高润霖指出,有效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原发病,早期应用防止心脏重构药物等预防手段是重中之重。同时应建立合理的急性心衰诊治转运机制,改善和提高终末期心衰的护理水平,加强心衰诊治的质量控制和考核,并为所有患者提供公平的医护条件。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时辰养生Time

  • 23:00-1:00

    此时胆经最旺,宜睡眠,忌熬夜及吃宵夜!

  • 1:00-3:00

    此时肝经最旺,宜熟睡养肝,忌喝酒!

  • 3:00-5:00

    此时肺经最旺,宜进入深度睡眠,建议晚起床。

  • 5:00-7:00

    此时大肠经最旺,宜排便,忌夫妻生活!

  • 7:00-9:00

    此时胃经最旺,宜吃早餐,忌空腹!

  • 9:00-11:00

    此时脾经最旺,宜多喝水,忌辛辣!

  • 11:00-13:00

    此时心经最旺,宜午睡养心,忌剧烈运动!

  • 13:00~15:00

    此时小肠经最旺,宜调理小肠经,忌午餐过晚!

  • 15:00-17:00

    此时膀胱经最旺,宜补充水分,忌憋尿!

  • 17:00-19:00

    此时肾经最旺,宜休息,忌过劳!

  • 19:00-21:00

    此时心包经最旺,宜散步,忌剧烈运动!

  • 21:00-23:00

    此时三焦经最旺,宜入睡,过夫妻生活,忌生气发怒!

推荐阅读Red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