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时事资讯 > 正文

中医神志病完善标准“补短”西医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6/10/31
导读:10月21日,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组织全国十家医疗科研机构共20多位专家在北京对《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进行了立项论证,此举有助“补短”精神疾病的现代西医治疗,促进中医药防治精神心理疾病临床服务能力的全面提高。长久以来,西医学作为精神疾病的临床主导诊疗方…

10月21日,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组织全国十家医疗科研机构共20多位专家在北京对《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进行了立项论证,此举有助“补短”精神疾病的现代西医治疗,促进中医药防治精神心理疾病临床服务能力的全面提高。

中医神志病完善标准“补短”西医


长久以来,西医学作为精神疾病的临床主导诊疗方式逐渐暴露出其作用的局限性,如药物副作用大、依赖性强,还会引起生理生化机能的紊乱,甚至造成疑难重症。而传统中医药疗法在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有效发挥了其临床诊疗的特色优势和对现有西医治疗的“补短”效应,在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愈加突出。


本次立项论证的标准《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牵头制定,以黑龙江神志医院为代表的9家单位作为主要牵头单位,制标单位范围涉及黑龙江、沈阳、吉林、湖南、湖北、新疆等地区。该标准基于我国特有的中医神志病学学科优势,拟在2015年已完成的《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30个项目的基础上,系统梳理神志病科中医诊疗优势病种,开展其他20个病种的指南研究工作,注重标准权威性、约束力及其推广应用价值,将中医临床神志病诊疗全部纳入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专家们针对标准病名规范性、内容严谨性、临床应用实际性等问题在论证环节激烈讨论,并达成最终共识:加强中医神志病标准化体系建设,是全面构建中医药参与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干预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神志病专业推广普及具有重要作用。立项之后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加强与全国兄弟医院协商,注重临床需求,做好神志病的标准化工作。


截至目前,中华中医药学会2016年共组织团体标准立项论证会议6次,审查标准24项,通过立项23项,标准范围涵盖临床、药学、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领域学科。对于已完成立项的具有重大市场需求、应用前景的标准,学会标准化办公室将组织全面跟进、重点培育和推广,形成行业广泛影响力。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时辰养生Time

  • 23:00-1:00

    此时胆经最旺,宜睡眠,忌熬夜及吃宵夜!

  • 1:00-3:00

    此时肝经最旺,宜熟睡养肝,忌喝酒!

  • 3:00-5:00

    此时肺经最旺,宜进入深度睡眠,建议晚起床。

  • 5:00-7:00

    此时大肠经最旺,宜排便,忌夫妻生活!

  • 7:00-9:00

    此时胃经最旺,宜吃早餐,忌空腹!

  • 9:00-11:00

    此时脾经最旺,宜多喝水,忌辛辣!

  • 11:00-13:00

    此时心经最旺,宜午睡养心,忌剧烈运动!

  • 13:00~15:00

    此时小肠经最旺,宜调理小肠经,忌午餐过晚!

  • 15:00-17:00

    此时膀胱经最旺,宜补充水分,忌憋尿!

  • 17:00-19:00

    此时肾经最旺,宜休息,忌过劳!

  • 19:00-21:00

    此时心包经最旺,宜散步,忌剧烈运动!

  • 21:00-23:00

    此时三焦经最旺,宜入睡,过夫妻生活,忌生气发怒!

推荐阅读Red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