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时事资讯 > 正文

中医药进课堂不能成为学生的新负担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5/10/27
导读:

作为实施“健康浙江”战略、推进全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载体之一,浙江省政府决定发展中医药文化,并推进中医药知识进入中小学课堂。

中医药知识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让孩子们从小就对它多一些了解,培养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无论是对于自身健康还是社会发展,都大有裨益。

中医药知识进课堂,会让本来学习负担就重的学生更加不堪重负吗?这还要看如何进行教学,以及如何对学习成效进行评价。如果是像一些课程那样,一味进行灌输式教学,让学生落入死记硬背的俗套中,或是陷入难以自拔的“题海战术”里,因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而引发学生对中医药学的抵触,那是可想而知的。

但如果换一种教学模式,遵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学习规律,那么教育者很容易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关键在于,只要方式方法得当,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神奇的中医药世界里流连忘返。

其实,浙江也不是第一个倡导中医药知识进课堂的省份,北京早在2012年就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如在北京有关方面编印的《青少年中医药文化知识》小学读本中,就包括鲍菇济苍生、神农尝百草、道人仙方疗骨伤等浅显易懂的中医知识和故事。像北京这样,将看似深奥的中医药知识,通过生动形式贯穿起来,寓教于乐,学生怎么会不对中医药学习兴味盎然呢?特别是,学习这项课程非硬性规定,课程不进课表,不列为考试项目,更让学生丢开了思想包袱。

可见,中医药知识进课堂,别成学生的负担就好。青少年本来就求知欲旺盛,对各种门类的知识充满探知欲望,只要引导得法,遵循教育规律办事,就会激励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中医药是我们的国粹,让青少年学习这门传统文化,感受传统医药的神奇魅力,为弘扬和传承中医药文化打好培养人才的基础,自有其积极意义。 屈正州(甘肃职员)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时辰养生Time

  • 23:00-1:00

    此时胆经最旺,宜睡眠,忌熬夜及吃宵夜!

  • 1:00-3:00

    此时肝经最旺,宜熟睡养肝,忌喝酒!

  • 3:00-5:00

    此时肺经最旺,宜进入深度睡眠,建议晚起床。

  • 5:00-7:00

    此时大肠经最旺,宜排便,忌夫妻生活!

  • 7:00-9:00

    此时胃经最旺,宜吃早餐,忌空腹!

  • 9:00-11:00

    此时脾经最旺,宜多喝水,忌辛辣!

  • 11:00-13:00

    此时心经最旺,宜午睡养心,忌剧烈运动!

  • 13:00~15:00

    此时小肠经最旺,宜调理小肠经,忌午餐过晚!

  • 15:00-17:00

    此时膀胱经最旺,宜补充水分,忌憋尿!

  • 17:00-19:00

    此时肾经最旺,宜休息,忌过劳!

  • 19:00-21:00

    此时心包经最旺,宜散步,忌剧烈运动!

  • 21:00-23:00

    此时三焦经最旺,宜入睡,过夫妻生活,忌生气发怒!

推荐阅读Red

 
健康养生大数据